|
|
中国大片:走向神坛还是垃圾堆?
|
|
|
|
前不久,一位自称是《赤壁》剧本原作者之一的编剧在博客上指出剧本被多处不合理篡改,这又让我想起一个关注多年的问题,就是目前电影或者话剧的脚本问题。国内很多舞台或其他演艺作品的失败最关键在于剧本的失败,最典型的就是被称做“大片”的电影。为什么那么漂亮的摄影与不算不成熟的电影技巧都没有展示出令人心动的艺术力量?关键在于缺少灵魂。电影的灵魂从哪里来?剧本。正像张艺谋早期电影的成功,就是因为获得了像《红高粱》、《妻妾成群》、《活着》等优秀小说的厚重精神价值所致。一旦离开当代文学,他早期形成的神话光环也随之渐渐褪去。
“剧本的失败”有多重含义:其一,优秀的剧本创作的确很少;其二,导演与编剧之间缺少信任感;其三,合理的编剧未必受到尊重。在演员、导演明星化的模式之下,编剧的位置很尴尬。导演是“腕”,是老板,编剧是苦力,是雇员。导演的“腕”可以通过资金筹措、社会活动、人员调动等非创作手段来体现,相比之下,编剧需要的是纯粹的创作才华,更难也更复杂。剧作家一方面不容易创作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与导演的“好莱坞视野”有一定偏差,或者即使是有好的创作也因为不符合导演口味而遭到篡改。导演与编剧这种畸形的关系,直接导致中国大片千奇百怪的畸形。
刚刚在深圳连演多场的《音乐之声》,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剧本改编的力量。玛丽娅作为一名护理来到上校家中,孩子们对这个护理很满意,建议父亲娶她为妻。多年后,一名修士教给特拉普家的孩子唱歌,后来他们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中获得合唱比赛第一名,开始演艺生涯。在德国人即将占领奥地利时候,他们举家侨居美国。和真实情节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剧剧本的改编多么巧妙,让音乐成为故事发展的几个转折点的推动力。如果不是因为剧本的成功,可能流传至今的只是几首歌曲,而不是整部音乐剧。
我看过一些深圳本土创作的话剧,剧本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国内外都存在。我看过有关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剧作家萨拉·凯恩的一些资料,在萨拉·凯恩出现之前,英国戏剧也陷于匮乏新的好剧本的困境。看来,剧本创作是一个时代精神气质的综合反映,不是金钱或什么运作就能解决的。
好莱坞的一些成功的历史大片,比如以苏格兰历史为题材的《勇敢的心》,其实也有很多改编历史的地方,但是整个电影却显得真实感人。《赤壁》原本有一个不需要改编只需要展示的故事,当然,《赤壁》不是不可以改编,关键的是你能不能驾驭。有人指出,“八卦阵”明显在模仿《斯巴达300勇士》,由电影场面需要来设计情节,这样的电影不可能不失败。
从《音乐之声》和《赤壁》可以看出,剧本改编的优劣对作品质量的影响有多大。剧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部作品的命运,是走向神坛,还是走向垃圾堆。编剧的过分弱势,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尴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