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8天,大学生们纷纷外出旅游或回家探亲,但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宁夏西吉县、现在江苏大学能动学院读大二的张志治,却在南京一汽车俱乐部擦车——“一天60元,还包吃包住!”
张志治1987年出生在西吉县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亡,5岁时父亲掉入井中溺亡,从此就与16岁的姐姐相依为命。靠姐夫的帮助,他才得进课堂插班旁听。
但插班并不影响小张,他成绩优异,初三时老师每晚9点就会把学生“赶”回宿舍,可小张总是再偷偷溜回教室学习到深夜12点。倒不是不想早睡,关键是一床破棉被常被冻醒,而搞到12点再睡就难醒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小张考取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西吉高中。
进入西吉高中,小张已18岁,有着两个孩子的姐姐、姐夫,再也无力供养他读书。2005年那年回家忙完麦收后,刚读完高一的小张,再也没能回教室去。可辍学第二天,他就到学校向老师借了高二的教材、讲义。而不管是学徒打工、帮干农活,还是赋闲在家,只要有时间他就自学。苍天不负有心人,2007年和2008年,以社会青年的身份他两次参加高考都达到本科线,因坚信能考得更好,2007年他没有去录取的师范院校报到。2008年,他以510分的优异成绩被江大能动学院录取。
2006年暑假,小张大胆办了个辅导班,拿10元钱印了20份传单进县城张贴。那个夏天小张共收9个学生,他登门辅导90天竟挣了2200元!由于本人自学能力就强,他辅导的学生成绩都有明显提升。此后几年寒暑假,他办的辅导班都准时开班,现在县城已成了品牌。
小张入校受到江大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学院给他办理了助学贷款和各项补助,还安排他与退休老教师张银秀结对组成“新家”,使他重新感受“家”的温暖。小张的传奇故事感动了太多的在校生,目前他在校内打三份工,空隙时做家教,加上孤儿大学生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收入近千元,但他从来舍不得花钱:“我还有那么多的助学贷款要还呢!”
长假前,小张通过同学联系到南京这家汽车美容店,1日就“上班”。他告诉记者,长假挣四五百元,两个月的生活费就有了!
通讯员 建伟 明平 本报记者 凌云
●扬大学生丁方:从小瘫痪每次考试都居前三
精神感动扬大喜获助学金
出生后8个月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双腿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在扬州大学信息学院大一新生中,只要问一下“丁方”这个名字,大家没有不认识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拄着双拐的小丁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进入大学后不仅不拖累同学,还争着帮助别人。国庆长假,学院专门发给他一笔助学金,鼓励他刻苦学习,渡过难关。
丁方今年21岁,出生在徐州邳州一户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泥瓦匠,妈妈靠打零工补贴家用。“自打记事起,我就没有正常走过路,6岁之前,我都是在地上爬的。”小儿麻痹症治好了,可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双腿残疾。
6岁的时候,丁方受惠国家政策,进了希望小学,在那里,教室、宿舍条件比一般小学好,还有专门的澡堂,每天上学是专车接送!丁方感慨,没有希望小学就没有他自己。因为在那里,他的心灵渐渐变得坚强、乐观、自信;也是在那里,小丁学会了洗衣,学会了自己料理生活。
凭着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丁方每次考试成绩都保持在班级前三名,一直到初中、高中还是如此。今年高考,更以高出本一分数线10多分的成绩被扬州大学信息学院录取。
因为身体原因,小丁没能跟大家一起参加军训,即便这样,他没有把自己封锁在狭小的宿舍内,每天跟宿舍的人同时起床,别人去操场军训,走得匆忙,宿舍卫生没有打扫好,小丁还会拿着拖把把地拖一遍,看到床铺上的被子没叠好,他会一丝不苟地整理好,自告奋勇当上了宿舍“保洁员”。他乐呵呵地说:“任何事情都是互补的,别看我腿脚不如你们,双手的‘功夫’可厉害着呢!”
得知小丁的家境贫困,并了解到他刻苦努力和积极乐观的表现后,国庆长假,学院专门为他拨发了一笔助学金。小丁则暗暗下了决心,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岗位,减轻家里的负担,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