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3日05:23 重庆晚报
回家非常激动,刘召回向亲友敬错了军礼(应用右手)。
一儿时朋友问他:“你还认识我不?”
一家人照的全家福
"回家了,我终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回家了……"昨日下午,当胸挂抗日纪念奖章的88岁川籍远征军老兵刘召回,下车后迈出右脚,踏上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的故土时,禁不住老泪纵横——这一刻,他已等了整整67年!
首度落泪 姐夫抚摸头顶疤痕
刘召回老人是1941年参军、并于次年出川赴滇抗日的,所在编队为36师106团机枪3连。当年远征缅甸与部队失散后,他便流落在缅甸。然后,他在当地当搬运工,并娶妻生了一女四子。
“我一直想回家乡,但是路程太远,我又没钱,只能作罢。好几次寄回书信,都没有回音。我想,家人都以为我战死沙场了……”老人说。
幸运的是,一个月前,在爱心人士和媒体记者的帮助下,包括刘召回老人在内的9名失散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被找到,他们得以在5月30日跨越中缅边境线畹町口岸、首度踏上阔别60余载的祖国土地,回乡探亲。
可是,67年风雨变迁,记忆早已物是人非。回到家的那一刻,刘召回虽然心情激动,但面对围上来的“陌生面孔”,还是让他面露诧异、无所适从。直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出现——
“刘东娃(刘召回的小名),让我摸摸你头顶的伤疤,好没有?”只见一位年龄相仿的老人挤进人群,将双手罩向了刘的后脑,拨开层层白发,抚摸着一道一寸来长的疤痕惊喜地说,“没错,就是东娃!你头上这道伤疤,是我们一起下河摸鱼时摔伤的,你还记得不?”
这时,略加思索的刘老,突然兴奋得像个孩子:“姐夫哥,你是比我还小一岁的姐夫哥戴二娃!”
言罢,两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一行浊泪从刘老的眼角悄然滑落——盼了67年,老人终于与亲人见面……
二度落泪 等了67年的全家福
为了迎接刘召回的归来,作为唯一健在的两位同辈亲人,姐夫戴明金和幺弟媳周维芬(刘召回一家共有5姐弟,其直系亲属都已辞世),专门买来崭新的蚊帐、被褥和床单,给刘召回安上“新床”;家族近30位亲戚早早齐聚周维芬家里,等候这位“光宗耀祖、浩气长存”的抗日民族英雄——外侄戴正树说,哪怕是团年,家人都没有聚得这么齐!
“大哥终于回家了,我也可以告慰我那当家人的在天之灵了……”周维芬抹着泪说,丈夫弥留之际,曾要求她无论如何要找到大哥刘召回的确切讯息,无论是生还是死;为此,外侄戴正树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也曾向云南公安多方打听大舅刘召回的消息,无奈始终无音讯。
“家人盼了67年,舅舅终于回来了,一定要拍张全家福!”在戴正树提议下,一张全家福,定格下4辈人的笑容。此时的刘老,再度潸然泪下,这是幸福的泪水。
三度落泪 吃到家乡的回锅肉
拍完全家福,已是下午2时30分——此时,刘召回老人一行,上午9时从成都出发返乡,尚未吃午饭。
原来,为照顾老人身体,车速行进较慢,回乡行程被迫拖延了一个小时。从缅甸全程陪同刘老回乡的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前日傍晚从昆明飞抵成都后,老人就迫不及待地想连夜回乡,被组织者婉拒后,老人昨晨5时许就醒来,一直在细细整理自己的衣裤和奖章;大家本想在中途午餐,但老人很执著:回家的第一顿饭,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
吃饭时,刘老胃口大开——水煮肉片、干煸鳝鱼、还有老人日夜思念的回锅肉,全是地地道道的川菜!88岁的刘召回在归国后,第一次举起了酒杯,向亲人、邻居、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道谢:“感谢你们的照顾和帮助,让我终于落叶归根,还能再吃到家乡正宗的回锅肉……”言毕,老人将满杯的山城啤酒一饮而尽,轻轻擦拭起眼角的泪珠。
老人说,这次回国探亲的期限只有15天,除了走亲、祭祖以外,他还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到广安,去瞻仰一下伟人邓小平的故居——“有了他,才有改革开放的好日子,才有家乡和国家的日益繁荣富强,我们身居国外的中国人,才活得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