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100多位全国知名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颁奖典礼。本来这台颁奖典礼的主题是回顾历史,盘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风云,不过,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却让获奖企业家们把话题聚焦在如何应对挑战上。
面对危机 信心不减
毫无疑问,四川长虹(3.74,0.06,1.63%,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倪润峰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大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不过,他的领奖感言直奔“下一个30年”而去:“在下一个30年就要来到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困难,也就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危机里面有挑战、更有机遇。比之30年前,我认为现在我们更有能力应对危机。”
虽然由于行业不同,所受影响不同,但是面对金融危机却充满信心的,倪润峰不是唯一的一个。
对医药行业来说,受到冲击较小。“即使在美国,道琼斯板块中,医药业的股价也逆势而上,从2%上升到5%。”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因此把当前视为行业发展的机遇期,他说:“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的医药行业没有受到冲击,这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再加上俄罗斯、巴西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亚洲、中国医药行业的崛起,都为世界医药行业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由于金属矿业受冲击较大,所以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的总裁黄天文并不轻松。不过,他认为,只要“坚定信心,坚定地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未来依然能够“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的话也许最能获得人们的共鸣:“我相信乌云总会过去,阳光会再次普照大地。在2010年,甚至更早,我们将迎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春天。”
何以突围 拉动内需
在信心之外,说得最多的还是“拉动内需”。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键在扩大内需,这是保持中国经济长久进入良性循环的基础。”怎么扩大呢?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从三个方面详细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方面,当前一定要解决就业问题,包括下岗的农民工,让他们能够或者自己创业,或者回去以后能就业,或者再出来就业,就业问题的解决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方面,解决民生问题。”厉以宁援引历史说,在1929年经济危机来的时候,当时世界上在经济学界占据主流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工人失业是因为工资太高,因此应当削减工人工资。但是,当时的瑞典学派提出,不是削减工资而是解决低收入者的民生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就是怎么帮老百姓盖廉租房,帮他们解决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等问题。从历史来看,瑞典学派的意见被证明是对的。厉以宁说,“民生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了,整个社会就能够扩大消费。”
“第三方面,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收入将逐步提高,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而中国未开放的农村市场是最大的。”厉以宁反问道:“激活了农村市场,我们还怕什么?”
展望未来 期待春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的评选小组把3个特别的“纪念奖”颁发给了3位已经“驾鹤西去”的人物,分别是荣毅仁、霍英东和王选。其中,王选代表了中国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方向。方正集团就是靠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起家,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说:“我相信方正集团会遵照王选老师过去的教诲,发扬老师创新的精神,在今后的30年不断创新,以创新来应对金融危机。”
除了创新的动力,还有市场的动力。这是企业家们眼中未来经济的两只“风火轮 ”。新希望(7.52,-0.02,-0.27%,吧)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相信,他的企业及所在的行业,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有13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肉蛋奶消费国和生产国,理应产生世界级的农牧企业。我们希望中国有一批世界级的农牧企业,来保证食品的供应和安全,来帮助8亿农民增收。”
冬天来临了,对春天的向往也渐渐清晰起来。未来的世界会如何?中国港湾建设 (集团)总公司原总裁刘怀远为未来描述了一幅很美的蓝图:“我想,今后的30年,咱们的车将会跑得更快,船将会航行得更快,航行得更远。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这一天会到来的。”(杨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