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国务院常务提出了旨在刺激经济增长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方案,方案发布之日起,股市就开始一路上涨。
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宏观调控政策迅速出手,如此强烈的信号,与以往大不相同。此次出台的新政,在改变人们经济预期的同时,对中国经济能够产生哪些影响?能否借此机会实现世界经济地位的重新洗牌呢?与十年前拉动内需的政策和美国7000亿的救市政策又有哪些异同呢?
11月20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蒋先玲教授,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中国的长期影响比较大
《证券日报》:我们知道,在1998年的时候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我国也启动了拉动内需的政策,今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我们又提出4万亿拉动内需的方案,这两次方案的提出有哪些不同?影响会一样么?
蒋先玲:首先,98年的经济危机没有这次严重。所以这次的政策效果是否能像98年拉动经济取得一样的效果,还有待考虑和观察。这次拉动内需可以看到都是拉动的投资需求,而这次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是消费需求萎缩。所以仅仅拉动投资需求,不拉动消费需求,效果不会很明显。
我们现在经常讲流动性过剩,其实我们流动性过剩更多的是政府和企业,居民并没有感觉到资金多啊。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房价,现在国家希望房价不跌,可是消费者还是希望房价继续跌啊。救市措施的第一个就是稳定房市的发展,国家希望能够稳定房地产现状,但是维持现状使得众多消费者仍在观望或者缺乏购买的能力,这样的话怎么拉动需求呢。所以我们现在忽略了购买力这一点。
《证券日报》:前不久,美国出台了旨在救市的7000亿计划,那么中国的4万亿和美国的7000亿救市计划有何不同?
蒋先玲:美国最初的目的主要是救金融,因为美国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风险。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体经济滑坡,所以针对的是实体经济。
另外美国的投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的地位比较重要。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并不发达,占GDP的比重并不高,实体经济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GDP的贡献是最大的。所以我们更担心实体经济。
《证券日报》:您认为这次的政策从长期和短期各有什么样的效果?
蒋先玲:从短期来看,甚至说2009年的经济不容乐观。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个好事,能够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是个瓶颈,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次十大措施里面,有几个都是和农村项目有关,包括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福利覆盖乡村等,这在某种程度就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从长远来讲,只要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就能实现可持续性。
四万亿资金从何而来?
《证券日报》:4万亿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从哪里来,特别又是在减税之时,仅增值税转型就减少1200亿元,那么4万亿元投资资金能否得到保障?
蒋先玲:四万亿的资金一方面来源于财政,另一方面肯定是要筹集资金的,不可能都是来自于财政。目前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出一部分,就是我们要增发国债,另外是银行贷款可以解决一部分。目前银行的信贷额度已经没有硬性约束了,国家已经放开了信贷的指标,但是商业银行惜贷的厉害。
《证券日报》:这次4万亿的内需刺激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那么对我国金融是否也能产生影响?
蒋先玲:我们不太担心金融问题出现在中国。虽然这次全世界经济出现问题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但是我们不会担心中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中国担心的是,美国金融体系出现问题后使美国经济衰退,进而影响到我们国家实体经济。
之所以说我们不担心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因为我们的房地产不会产生美国那样的次贷风险。因为我们的房地产贷款在银行信贷的资产总额的比例很小,那么第二个,中国个人房贷的业主边际储蓄倾向很高,所以个人很少出现大规模还不起银行贷款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房贷危机上升进而威胁到中国的金融体系的问题。这次国内的银行唯一受影响的,就是国内银行投资了美国的高风险的债券,这是资产损失,不会产生大规模的破产。
应实现刺激消费需求上升
《证券日报》:大规模的投资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蒋先玲:这次4万亿投资的都是实体经济的,我们的GDP下滑了,三季度变成了9.9%就有些担心了,CPI也下降了,因为GDP下降,CPI也下降就会出现过去的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很容易造成经济的萧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增长速度不能太慢,我们保持在8%以上比较合适一些。
经济问题是周期出现的,我们上半年还是通货膨胀,一保一控,保经济增长控物价上升,到了第四季度就改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了。中国的宏观政策是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应对通货紧缩的政策可能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现在的重点任务是防止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会带来经济的萧条,在这过程中经济回升了,就可以慢慢减少货币投放,减少财政支出,然后将物价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证券日报》:有人说这4万亿应该更多地投向民营经济或者消费产业,您认为呢?
蒋先玲:我认为最终要刺激消费需求上升。而不能全部用于投资需求,因为全部用于投资需求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很容易导致效率下降、导致重复建设。如果没有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很容易导致腐败,如果过多的炒作,这个效果会大打折扣。
四万亿投资刺激国内外股市
《证券日报》:4万亿对拉动GDP的增长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蒋先玲:弥补出口减少对GDP下滑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很高,有46%,所以出口对我们的贡献很大,出口减少了,所以我们的GDP有较大的回落。
所以说我们是双向措施,一方面是4万亿扩大内需,国内消费的旺盛保持GDP的一个增长稳定,另一方面,已经要实施的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利润,国际需求萎缩使我们国内产品的价格也很低,另外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在这些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的出口经济不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证券日报》:中国的投资方案能否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蒋先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肯定不可能左右世界。我们在扩大内需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于是会产生大量设施购买的需求,也就能够增加进口需求。
增加进口需求以后,美国、日本等我们的贸易伙伴国就会受益。因此当天我们公布4万亿投资计划的时候,日经指数是上涨的,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投资影响了世界。可以说,我们这次政策也是照顾了国际经济的增长,这就相当于98年亚洲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但是这个只是暂时的,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中国能够左右世界了。我们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在这个“现金是王”的时代,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提高了话语权,但是依旧没有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