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华人收藏家大会9日在上海落下帷幕,连续两天的聚会迎来了来自全世界的六七百位收藏家、经营者及媒体,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首届大会的主题为“收藏——感知文明 怡养情致”,更加强调收藏的文化内涵。
大会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收藏家、鉴赏家近30人出席并发表演讲。
大会汇集了华人收藏界的各路明星级人物,对于收藏文化的探讨成为主要的会议内容,与之并存还有针对当今收藏不良习气和过度市场化的抨击。此次大会的举办,为全世界华人收藏家提供了交流平台,文化学者余秋雨的到场及发言更是让收藏学研究的欠缺浮出水面。在聚会之外,大量采访文章、原创论文的撰写与结集将对于收藏的迥异认知在同一平台上呈现出来。
然而,聚会与研究之外,很多与会者对于此次大会更为深层的意义产生怀疑,在对首次举行的全球华人收藏家的聚会给予充分肯定的前提下,就这些不足与遗憾的探讨为下一届大会的举办提供经验和借鉴。
“坐而论道”不若“以藏会友”
为配合华人收藏家大会,“2008海派民间收藏展”在浦东金茂大厦亮相。对于关心收藏的人而言,通过这样的一个展览可以大致了解并有机会走进收藏,对于号称半壁江山的上海收藏界来说,是一次不错的城市教育机会。但对于将海内外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收入囊中的海内外顶级收藏家而言,民间收藏展显得有些“寒酸”。海外华人藏家早已熟知上海或者整个长三角收藏界的“藏龙卧虎”,或许不会因为这个展览小觑本地收藏圈的实力。但仍有与会者对于顶级展览的欠缺表示遗憾,鉴定专家米景扬表示,如果在举行论坛的同时,可以让这些难得相聚的藏家把各自最为得意的藏品拿来展出,虚实结合会更加有意义。鉴定家陈佩秋希望,来自全球的华人收藏展举行时,博物馆也能拿出藏品,同台展览更能凸显私人收藏的水平。
主办方对于这种提议予以公开回应,顶级藏品的保险、运输等问题之外,最为棘手还是这些藏品的鉴定问题。任何一个活动的举办都有理想的美好状态与现实操作层面的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体现的仅仅是各类藏品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
收藏家与经纪人身份难辨
一位在上海经营汽车零配件的企业家自称自己刚刚入门,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了第一天的大会,在第二天便不见踪影。在与笔者交流时,这位收藏家表示,通过这样的一次会议,希望对于艺术品收藏理解得更加深刻,想要知道在鉴赏与买卖中有哪些沟沟坎坎需要留意,更期待有机会与前辈顶级收藏家有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但实际上,原本的想法没有机会实现,这次大会重在‘论道’,并未涉及我们所需要的更为实际的交流与探讨。”她遗憾地说。有着相似目的的与会者也对参与主题与专题论坛嘉宾的身份提出质疑,即便是国际知名的艺术经纪人Eskenazi也从不以收藏家的身份出席各类活动。“并不是要求收藏家一定要只进不出,主要还是看是否以经营为目的进行收藏。在参加大会的几百人中,真正的收藏家少之又少,人员相对混杂很可能会降低下次大会的档次与水平,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位收藏家有着这样的顾虑。
收藏家与经纪人身份难辨并不仅仅发生在收藏家大会现场,反映出华人收藏界或者说国内收藏的状态。行家的呼风唤雨与一手遮天,将大量以投资并短期获利为目的的企业家吸引到艺术品拍卖领域,这曾经主导了从“非典”以后开始的近现代书画拍卖热潮,并在海外势力无知觉的呼应下带来了当代艺术的潮起潮落。难怪一位当代艺术经营者叹息,都说当代艺术没有真正的收藏,传统收藏界也以“贩子”居多。
收藏人群出现断层
在当代艺术市场经历巅峰对决与衰退的大背景下,参与此次收藏家大会的当代艺术收藏及经营者屈指可数。当代艺术被更多人看作奢侈品或消费品,是否进入收藏领域还有待商榷,至少在传统收藏领域,当代艺术并没有得到认可。另外一种说法是,这种状况与华人收藏家大会主办方的人脉有关。
一位拍卖公司经营者在发言中表示,早期文物公司和私人手中的文物艺术品苦于没有渠道出手,内地拍卖公司的绝大部分拍品被海外的藏家和经济人买走,海外华人收藏家颇富盛名。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这次大会在十年前举办,露面的华人收藏家或许和今天没有太大区别。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和国内拍卖的发展,很多早期的华人收藏家从买家变成藏品提供者。但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家真正开始收藏是从2004年开始,吃亏上当中历练眼力也仅有三四年的历史,个别成熟却并未形成广泛的群体。
这一点是长期关注华人收藏的人们的共识,业内专家赵榆在大会发言中呼吁建立高端收藏群体。类似台湾的“清玩雅集”和香港“求知雅集”等的收藏团体在内地并未形成其实也是华人收藏出现断层的表现之一。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和对收藏更为深入的认知,内地收藏家的成长水平也很快,新兴收藏群体的形成与壮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