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普跌。表面上看各板块排序稍显凌乱,难以从中抽出合理的逻辑,然而结合港股走势可以发现,这背后反映的是外围市场对A股影响逐渐增大,A-H比价波动的干扰短期内给“周期-弱周期”两分法打上折扣。
对于未来的行业选择,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三季报业已披露完毕,主流资金在配置策略上形成共识:首选弱周期行业,超配需求刚性的日常消费,同时紧密把握政策风向,关注受益财政拉动的基建、设备板块。
外因左右权重板块表现
上周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下跌,高低排序后周期和弱周期行业交互出现。主要原因是统计期内香港国企指数上涨提振了A股权重股,使得“周期-弱周期”的强弱划分不再泾渭分明。按总市值加权法计算,这一影响更加明显:电力股、煤炭石油、金融行业分别下跌了1.83%、3.35%和3.51%,跌幅最小,而这三个行业的成分股不少都含有港股。
但分析人士指出,凭此依据就介入含有H股的金融、石油等行业并不可取。首先,A-H比价整体水平仍然较高,H股上涨提供A股上涨的空间有限,而一旦H股下跌,A股下跌的空间更大;其次,发达国家3D(去杠杆化、衰退和下调利率)过程远未结束,估值和盈利或将继续“戴维斯双杀”,港股与欧美市场联动性强,受累的可能性更大。
战略看经济 战术看政策
时至今日,经济周期与政策调控的博弈之势已然明显。下一阶段行业配置在战略上应该遵循经济规律以防守为主,战术上则应当紧跟政策风向标。
目前看,防御板块选择的品种必须集中也可以集中。经济放缓趋势难改,需求萎缩向上游行业转移,决定了防御品种必须集中。首先,国民经济增速下滑,上市公司进入“微利时代”,业绩整体低迷要求资金减少配置范围,最新数据显示,有可比数据的1624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到7.11%,瑞银估计09年全部A股增速将低至0.5%;其次,上游行业需求日益萎缩,产能利用率下降、产品价格回落,此前抗跌的资源优势行业补跌,可供选择的抗跌板块日益减少。
同时,当前集中防御的风险逐步减小,不至于“篮子掉地鸡蛋全部报销”。一方面,与之前相比,影响经济的不利因素基本释放完毕,出现超预期坏消息的可能性不大,经济形势清晰有利于判断行业景气位置,选对防御板块;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方向明朗,政策扶持的行业确定,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选择标准,减少了出错的可能。
防御标的浮出水面
具体到配置品种,机构的观点比较一致,就是寻找需求稳定的行业,这包括日常消费品和具有财政投资主题的行业。对于日常消费品行业,瑞银继续看好食品饮料、零售医药行业盈利前景,认为将在经济下滑时期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速。1998-1999年GDP下滑到7.8%和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上市公司利润负增长,但即使如此仍有129家企业在1998-2000年连续三年净利润正增长,瑞银统计发现,这些公司多分布在日常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中。
至于财政投资主题的行业,市场普遍预计基础设施建设的铁路、通信将从中受益。天相投顾统计,三季度基金增仓最明显的行业分别是机械设备和建筑,尤其是铁路基建板块,成为三季度市场中的绝对亮点。同时瑞银指出,与以往传统的刺激领域有所不同,本次政府财政支持的领域,还包括环保设备(烟气脱硫、污水处理)、通信设备、电气设备和建筑,这些行业将在2009年获得强有力的需求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