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过去两周内,已有越南、印度、加拿大、瑞典、新西兰及韩国等国宣布大幅降息。29日,中国、美国和挪威先后宣布降息,本周及下周,日本、英国、欧洲央行也可能先后降息,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全球降息举措将可能使通货紧缩成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中心话题。
虽然近期美联储大幅降息,并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资金,但这主要是应对金融业的破产清算、偿债及提高资金储备等,加上金融机构在高风险时期倾向于囤积货币,导致目前货币周转率下降。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并不会导致通胀再度抬头。
美林证券最新的分析报告指出,由于美元走强、能源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失业率高升、消费信贷萎缩等原因,未来美国通胀率甚至有可能会降到零,乃至出现通货紧缩。英国《金融时报》29日刊发的编辑点评也认为,“如今的主要担忧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相反的经济现象。一般而言,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普遍上涨,而通货紧缩表现为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跌。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货币供应量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于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出现通货紧缩时,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
降息,是扩大消费的有力杠杆,尤其在美国经济7成是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扩大消费将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但在目前股市和楼市暴跌带来财富剧减、金融危机导致消费信贷紧缩以及失业率高企、个人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历史最低点拉升起来还需要很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