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从10月30日起再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本报记者 田俊荣
“又降息了!”
这是今年以来继9月15日、10月8日之后的第三次降息。不到两个月内三次降息,这样的频率自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
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金融危机,也释放了保增长的信号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依然动荡,投资者恐慌情绪严重。面对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出手救市。
中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态度颇可圈点。10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表示,在这场危机面前,信心与合作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
“此次紧急降息,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金融危机行动的一部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说。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我国的GDP,一季度为10.6%,上半年为10.4%,前三季度为9.9%,呈现回落趋势。降息,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释放了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从需求角度看,降息有利于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有利于降低储蓄意愿,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有助于扩大内需;从供给角度看,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防止其利润的进一步减少。
小幅降息体现央行谨慎态度,专家认为年内很可能继续降息
此次降息,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仅下调0.27个百分点,幅度较小。“这充分体现了央行在政策把握上的谨慎态度。”彭兴韵说。
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表示,经济中既存在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物价出现持续回落的可能。总体来看,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虽然,时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金融危机过后的外需减少也难以支撑国内物价的过快上涨。但从国际看,受次贷危机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政策重点从抑通胀转向保增长。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下,一旦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国际商品价格就可能重拾涨势。从国内看,也存在较强的工资和成本上涨预期。9月份PPI涨幅仍达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高达22.9%,有进一步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因此,我国通胀形势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美国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转机迹象,未来我国经济形势可能更为严峻,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央行还有可能继续降息。”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说。许多专家认为,年内可能至少降息1次。
活期存款利率不作调整,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三次降息,均未调整活期存款利率,这是为什么?
专家分析,自2004年以来,我国活期存款利率仅调整过两次。一次是去年5月,从0.72%上调至0.81%;另一次则是去年12月,又从0.81%下调至0.72%。
“目前,存款的‘半壁江山’都是活期存款。不动活期存款利率,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潘向东说。
此外,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72%,这也决定了其调整空间十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