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中央财政 更积极介入社保领域
最近几日,外界对中国最新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的热议持续升温。一方面,各种减税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说明中国财政政策转向扩张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而另一方面,财政政策是否还能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是否能为中国经济走出此轮泥潭发挥更为根本的作用,成为人们尤其关注的焦点。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近日对媒体表示,目前我国政府“稳住内部,抵御外部”的宏观政策已经成形,财政政策较以前更具有扩张性,而货币政策则由“从紧”转为“稳健”。
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称,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出台的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已经构成明显的政策信号,即政府将动用财政政策“组合拳”,确保宏观调控的目标。
对于目前实施的财政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陈步雷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些政策表明政府的调控思路正向更加正确的方向调整,因此也会产生比以往更加有力的效果。他认为,在过去的经济调整期,我国比较倾向于利用政府带头的项目来拉动经济,因此虽然政府投入了很大财政收入,对于提高就业率、进而扩大内需的作用仍比较有限。而目前政府提高出口退税,以及正在试点、规划中的增值税转型政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事实上,正是那些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最大。
此外,陈步雷指出,国有企业以及中央企业的利润上缴力度应该加强,这将对充实我国财政收入、进一步推进更为广阔的财政政策提供很大空间。
“虽然从短期看,减税等政策将对刺激经济增长有比较强的作用,但只有提高我国居民购买力,才能从根本上让我国经济摆脱下滑风险。仅靠减税是治标不治本的。”陈步雷建议,国家财政用武之地的更广阔空间在全民社会保障上。
陈步雷认为,目前普通国民的后顾之忧太多,医疗保险是一个大问题,此外还有子女教育问题,这些都制约人们不敢消费。在外向型经济调整的背景下,国人不敢消费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
因此,陈步雷指出,中央财政借此次调整机会,在全民社会保障领域大有作为。“对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等几项涉及民生的基本保险的投入,明年的增量填补最少可以达到1万亿至1.5万亿。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水平完全有这个实力。”而对于全民社会保险的覆盖将对扩大内需产生巨大作用,陈步雷认为保守估计将达到10倍的乘数效应,即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投入1亿元,居民消费可能将扩大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