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艺术品收藏市场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品迅速获得国内外资本的狂热追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性
行情,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纪录,一些当代艺术家也成为媒体和资本关注的明星。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神话,在当代艺术圈内已经变成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例。这种现象,一方面让人们惊愕,那些近乎“丑八怪”的作品在不断刷新高价纪录、不断产生画坛巨星的同时,也颠覆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又让人们忧心忡忡,这种从天而降的好运似乎有点不踏实,有人开始揭露操作黑幕,有人在担心泡沫破裂,有人说这并非艺术繁荣而是资本的狂欢……
近日,一场关于“艺术资本”的对话在北京798艺术空间展开。北京798艺术空间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杭春晓,《艺术出口》主编盛葳,文化学者王绍璠,3位嘉宾针对目前收藏市场正在蔓延的恐慌情绪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观点对收藏者认清大趋势、把握攻防策略有所裨益。
记者:目前,艺术品市场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在拍卖中疯狂追涨的行为,是人们真的看好后市,还是“傻瓜”行为或者另有图谋?
杭春晓:2004年底,我跟一位朋友讲,可以买张晓刚的作品,朋友当时买了一幅张晓刚的《50×60》油画,价格是3万元。2005年10月,他卖掉了这幅画,卖了60万元,10个月增值了20倍。应该说,这是一种疯狂的行情。只要稍为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艺术品价格这样疯涨必然是会出现问题的。但是问题一直没有出现。直到今年春季拍卖时,市场显现出一些冷场的迹象,于是圈内圈外唱衰的声音开始出来了。当然,春拍中还有一些作品仍在不断冲刺天价。我们知道,这些冲刺的背后是有一些人为因素的。这种人为因素,在前两年市场好的时候,它可能起到推动作用,但当行情向下跳水的时候,就可能带来很大的问题。正如金融大鳄索罗斯所说,只有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真正裸泳。如果今年春拍中谁还在追捧天价作品,这正说明这样的天价作品的产生过程,具有很大的人为操作的可能性。
记者:前一段时间,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不断出现天价作品,是否有人为因素?是否是人为操作的结果?
盛葳:已经连续爆涨了一两年,今年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的行情不是太好了,这很自然,但为什么还是能拍出天价来?其中的原因,媒体认为这是一种“救市”的行为,是一些操盘者在自救,他们会不断抬高艺术品的价格。“救市”是否真能挽救这个市场的信心,我比较悲观,觉得不大可能。
记者:艺术品价格已经这么高了,还需要去“救”吗?
杭春晓:“救市”这个概念是出自资本市场的一种运作方法,若把它用到艺术品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问题。很简单,艺术品是一种高档的消费品,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产品,但它采用的消售方式是较原始的实物现货交易制。在这种情况下,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救市”,恰恰说明了这种实物现货操盘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几年前,艺术品价格为什么会出现一年翻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前10年中那些作品的市场价值没有被发现,而突然间被发现时人们跟风炒作,引发爆炸性行情。表面看这种状况是乎合情合理,但却给日后带来了很大困惑:面对天价作品是介入还是不介入?于是很多人产生了恐高心理,收藏者的价值判断开始出现混乱。花几千万元抱回家的东西,天天担心它变成废纸,产生恐慌心理是难免的。是恐惧失败的投资,还是因价格波动引起心理失衡?这时候会产生很多问题。
记者:面对收藏者特别是高位接货的投资者产生的恐慌情绪,艺术品价格或许会回落,这时人们是否应该去买入艺术品做长期收藏?
王绍璠:艺术品的价值提升是有客观规律的。参与艺术活动严格意义上是一种品位,真的艺术活动往往是少数人的品位。有一个问题,目前对中国艺术品产生恐慌的只是油画吗?只是中国人的这种画法吗?我看不是。而我们的画在整个世界艺术潮流里的定位在哪里?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才应该是恐慌的原因之一。市场上大多数人喜欢跟风,如果这是一种投资行为,我认为是非理性的。
记者: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投资艺术品?为了避免高位被套,投资者是否只能采取观望态度?
杭春晓:一定会有被套进去的人,也有跳出来的人,任何市场都会有一些人亏钱一些人获利的。讲理性判断,是因为艺术品收藏不是单纯的投资行为,这是艺术品市场不同于其它投资市场的重要特征。实际上很简单,如果你不是抱着短期内赢利的心态去购买艺术品,而是抱着另外一种心态,即喜欢艺术品而去收藏它、消费它的话,那你就可以不被任何恐慌情绪所困扰。
记者: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有什么不同?两者是什么关系?
盛葳:收藏和投资,这是两个很难分开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其实,仅仅作为收藏是不会出现恐慌的。
艺术品收藏开始于17世纪的荷兰,当时有一个画派叫“荷兰小画派”,这个画派画的都是很小件的作品,像《倒牛奶的女仆》这类。从那时开始才形成了个人收藏的市场,之前,艺术品仅仅供皇室和贵族玩味。艺术品交易在民间形成市场后,开始只是作为个人消遣、收藏,还没有投资的概念。中国有艺术品市场是从清朝时期扬州画派开始并延续下来的,大约是在18世纪初,人们购买艺术品只作为收藏,不考虑投资,喜欢就买,增值与否是另一回事。只有艺术品作为投资手段后才能引起投资人的情绪变化,是因为它涉及到盈亏。收藏行为本身并不存在赢利或不赢利问题。比如说,现在的古董收藏者就比当代艺术品收藏者更理性,收藏古董的人一般都会先喜欢这个东西然后再去购买,如果能升值更好,不能升值也喜欢它,所以心态比较好。
记者:前一段时间,一位朋友花2000万元拍得一件作品,现在他担心,这幅画有没有一下子跌到1000万元的可能?
杭春晓:很有可能。拍卖从交易方式看似乎公平,但从拍卖场上拍到的东西后来大幅缩水的情况不是没有的,这就是市场,它是千变万化的。在竞拍瞬间,拍卖现场的氛围容易使人情绪激动,只要有几位有钱的主在现场较上了劲儿,那这幅画的天价是可以无限上升的。但是如果在之前你冷静地做一些调查工作,自己心中确立一个价码,觉得它值50万元,那它拍到60万就和你没关系了。应该明白,当代艺术品没有很强的惟一性,没有一件能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样具有惟一性,市场上一定会找到类似的作品,因为当代艺术家都还活着,所以没有必要为某一件作品去较真,做到了这样,你就不会出现头脑发热、疯狂追高的情况。
还有一个收藏的心态问题,大多数人收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能够购买艺术品的人应该用的是闲钱,他们都有自己赚钱的手段,不需要靠倒卖艺术品来赚钱。就算它的价格跌落了,它还有艺术价值存在,并且自己也喜欢,这也不至于让人极度恐慌。
记者:如果说张晓刚的画反映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前的当代性,那么进入21世纪后还有没有能体现当代性的好作品?如何去寻找去收藏?
杭春晓:每一个10年里,都会有代表性人物出现。前一个10年出现了张晓刚等,在他们之后必然也会出现另一拨人。我们现在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下一个10年的代表人物来投资呢?因为成本相对要小。现有市场上高价作品都是前一个10年内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样,后一个10年里也会有这样的机会。
我想,一般收藏者能买得起的艺术品应该是泛艺术概念的作品,包括工艺品等。能买得起的都是一些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东西,也就是还没有被公众发现,没有成为市场热点的作品。现在买入艺术品应把握3个原则:第一是按专业眼光选择的东西;第二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三是低价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