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高峰行盘至今,A股可谓是繁华散尽,令人唏嘘不已,但有此经历并非完全是坏事。繁华落幕之后,仍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些许教训和启示。
估值指标难评贵贱
在本轮牛熊转换过程中,估值指标的高低并未成为市场变盘的风向标,估值体系的有效性也成了投资者怀疑的对象。
2007年9月27日,来自招商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以最近一个滚动年度的净利润计算,目前沪深市场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51.28倍,市净率为6.92倍。AH算术平均溢价132.9%,加权平均溢价56.18%,达到一个峰值。但此后股市还是上涨了一周,上摸到6124点。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相当惊人,上半年增速高达70%,这一数据给了市场信心,认为未来的业绩增长可以夯实不断扩张的泡沫,因此在08年的策略报告中,不少机构都给予A股未来美好的憧憬。
截至2008年10月15日收盘,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沪综指静态PE仅为13.62倍,动态PE为11.93倍,市净率只有2.17倍,而AH溢价也下降至37%,最低时甚至降到10%左右。如今的估值水平无论是纵向和历史比较,还是横向与国际比较,都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但股市却没有止跌的意思,估值指标的启示作用似乎已经失灵。
政策干预难改趋势
2007年,央行5次加息,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次上调印花税,并没有改变大盘的向上趋势。“5·30”也只是改变了大盘上涨的路径,并没有改变上涨的趋势,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当时的市场最终还是继续“牛”下去,股市大涨的格局似乎难以因政策压制而改变。分析人士认为,收紧货币政策无法压制股市可能有两大原因。首先,当时经济太热,仅靠货币政策无法降温;其次,利率提高使得实体经济的投资环境变差,投资者宁愿将资金都投放在股市和楼市中,赚取短期收益。
2008年初,股市的上涨势头被“再融资”这根稻草压垮,股市的牛气一去不复返。下调印花税后的“4·24”行情并未延续多久;“9·19”三大实质性利好齐发,大盘涨停,但之后的上涨行情只持续了一周时间;随后的降息也未能给A股带来支持,随着外围股市的大幅波动,A股再破2000点。
外围股市同样如此。欧美救市给市场带来的反弹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一些实体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再度走上跌途。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直接针对市场的政策干预只是改变了市场下跌的路径,而市场底需要经济面的支撑,但是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才刚开始。
涨跌难逃外围影响
一直以来,A股市场就是一个较封闭的市场,但其涨跌并未逃过外围的影响。去年9月,A股曾走出一段独立上涨的行情;今年上半年,也曾走过一段独立下跌的行情,但从整体来看,A股见顶的时间与海外股市见顶的时间相差并不远。不同的是,A股前期下跌的速度比较快,但全球资本市场经过近期的洗礼,不少新兴市场的跌幅甚至已经超过了A股。而近期,外围市场与A股的联动更是越来越密切,外围股市的恐慌性抛售在一定程度上对A股产生了压制。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从A股的结构来看,2006年以来,不少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陆续回归,AH股价形成了一个相互对比的参照系,这使得A股更加贴近国际市场;其次,从影响股市的经济基本面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关联度也在不断提高,国内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外需,2007年以前,国外经济发展相当好,但次贷危机爆发后,外需逐步转弱,从而形成了A股投资者担忧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
重大活动只是个“概念”
今年,最令投资者失望的恐怕就是“奥运行情”的落空了。在奥运会开幕当天,沪综指大跌4.47%,拉开了奥运下跌行情的序幕,而整个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股指跌幅达到30%。可见,奥运会似乎与股市没有什么联系,此前的炒作只是一个“概念”。而在奥运会之后,还有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这些活动的规模无法与奥运会相比,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可能也无法为市场提供较强的支撑。
分析人士认为,经过这次完整的牛熊周期洗礼,不难看出市场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主线还应该是围绕内生或外延而展开,重大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次性收益。在奥运会之前,这些利好都已经体现在股价中,对相关板块的炒作,经过一段喧嚣之后终将回归平静,影响股市的最终还是整体的经济基本面。
目前,消费可能仍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外需来看,随着外围经济的衰退,外部需求会明显下降;而内需方面,目前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靠投资来拉动GDP增长,极有可能造成产能积压的局面,并间接导致投资意愿下降。
编者按
一年前的10月16日,上证综指“高攀”6124点,整整一年后,股指“低落”2000点下方。4000点的下跌空间不能说不大,但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面前,A股熊市显然没有完结。从“6”到“1”,我们该记住的不仅仅是市值的蒸发、财富的损失,只有梳理头绪、整理经验,才可能踏上下一个“春天”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