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兄弟收拾老宅时发现一杆小秤,可能用来称药材首饰等物。
“中央储蓄会”的储蓄券、“广东银行”的银毫券、“广州市民产保证局”的民产保证书……这些来自民国时代的形形色色旧凭证您听说过吗?日前,祖居广州花都区东平村的村民黄永钢、黄永棋两兄弟在整理太公传下来的百年老屋时,意外在陈旧的木柜中发现了这些已经泛黄的旧凭证。
一本为牛看病的医书,黄氏兄弟说,爷爷曾做过兽医。
民国储蓄证明,面值是“國幣”2000元。
10月7日下午,记者应邀来到位于花都区平东五队的黄先生家中,他先是拿出一只长约25厘米的长方形铁匣,匣身已经锈迹斑斑,漆皮早已脱落,很难辨认出上面曾经印有的文字。铁匣里面摞满了一沓沓发黄的纸质品。记者细看,只见一张“中央储蓄会”的储蓄券,券面泛着深绿色,“黄澄波”颁发,上面还印着由繁体中文写就的面值——“國幣貳千圓”,下面是正文,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另一张写着由“广州府南海县”颁发的“卖主推照”的凭据上落款时间还清晰印着“光绪”字样,但毛笔字迹已经退去。此外,铁匣中还收藏了一些民国的纸币硬币以及清代的铜钱,从外形看均已时代久远,字迹稍有不清。
来自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旧凭证,无疑成了黄家的传家之物,但这些物品是怎么发现的呢?原来,黄家祖宅是一处典型岭南风格的农家土房,哥哥黄永钢说,这处老宅是太公留下的,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由于偏房长时间堆放这一些杂物,显得比较潮湿,兄弟们一商量,决定将房间整理一下,而就在他们整理旧木柜的时候,在中间的一个抽屉内,发现了这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有太公的一些旧凭据!”
黄永棋说,“黄澄波”是他的太公,现如今老人家早已不在人世。而他听父亲和爷爷说,太公年少时正值民国时期,年少有为的黄澄波曾留过洋,回国后就在当时的“广东省政府”担任秘书,主要从事翻译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太公可能跟随国民党部队撤到台湾,之后就与仍在大陆的家人失去了联系。
黄永钢从盒子里找出一个奇异的本子,本子的每页都画着一头牛,还用毛笔写着“结肠症”、“小产伤胎”、“慢胆症”等病症名称以及“生地”、“白芍”、“葛根”等中药材的名字,小小的本子引起记者注意。黄永棋解释说,他们的爷爷是一名兽医,里面记载的是作为农村主要牲畜——牛的各种病症以及用药方法。
两兄弟告诉记者,盒底清光绪时代的那张旧凭据很可能是太公父辈甚至祖辈的遗物。兄弟二人表示,盒子内的凭据寄托着他们祖辈的一段历史,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把这些凭据连同“宝盒”保存好,如果可能继续传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