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调研“十一五”中期评估 重点关注五类指标
“十一五”过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首次对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进行审议。“科学发展”将是审议“十一五”中期评估报告的一条红线。
10月8日,本报获悉,各省发改委所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评估报告已陆续递交国家发改委,该委正在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最迟于12月份呈报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12月底听取并审议国务院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
为配合全国人大做好首次审议工作,自上月起,全国人大财经委已成立专题调研组,陆续赴福建、湖南、山东等省展开专题调研。为审议五年规划中期评估作专题调研,在全国人大财经委,也是首次。
重点关注五类指标
“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22个主要规划指标,其中有万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亿亩、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等8个约束性指标。
对于此次调研的重点,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闻世震曾在人大财经委及各地发改委参加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提出,“不要只关注GDP增长速度、投资规模和招商引资等指标,不能再走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老路。”
由于是第一次进行中期评估调研,“没有现成经验和做法可以遵循”,财经委对此持谨慎低调的态度。不过,财经委有关人士强调,“重点不是调研哪些省份,而是发现问题提供对策”。
本报综合多方信息得知,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此次专题调研的清单上,列有五大类近20项指标的实现进度、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以及有关约束性目标,特别是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否完成等情况。
这五类指标包括三农问题、资源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民生保障和改革开放。
在三农问题中,全国人大财经委主要关注耕地保有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率4项指标。
对于节能减排,被调研省份要向财经委详细提供万元GDP能耗降低指标、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减排量以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情况。
在经济发展指标方面,财经委则将调研重点放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主要摸底各地三次产业比例尤其是服务业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产值和研发投入(R&D)两项所占GDP比重。
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保障领域,财经委不仅要求相关被调研省份提供城镇就业率,还要求提供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新农和覆盖。
此外,财经委还对各地政府职能转变、外经外贸、主体功能区编制规划等改革开放领域的进展进行调研。
据了解,全国人大财经委将于12月份之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一份分析评估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参考。本月至下月,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将密集听取并审议本级政府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引入第三方评估“科学发展”
为了客观评价“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国家发改委首次引入国际惯例,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第三方评估团队,对“十一五”中期执行情况进行专业评估。
10月8日,本报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第三方评估报告已完成,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改部门也已陆续将本地区“十一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评估报告报送至规划司。国家发改委正着手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据了解,我国在五年规划实践中存在一个重编制轻评估、重审议轻执行的不足。规划通过后,中间没有对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进而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个别经济指标、发展任务、政策措施予以调整和完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十一五”规划纲要本身就对中期评估作了专门规定: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位发改系统的官员告诉记者,第一次进行五年计划中期评估是在“十五”期间,为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十五’中期评估为党的十六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党中央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五个统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山东省政府一位干部说,将中期评估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与此有极大关系。
又到了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时。一位发改委人士认为,真正重要的不在于“中报”成绩单是否好看,是否以及如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这才是中期评估所面临的真正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