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地产股的大涨和10月第一个交易日银行股的暴跌,降息预期在市场上再度升温;一些机构也“趁热打铁”,纷纷对降息与否作出判断。
一些券商研究部门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认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降息周期可能提前到来,降息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结合国内的经济现状,目前我国正迎来较为成熟的降息时机,而在9月下调贷款利率以后,国内利率水平仍有下降的空间。
申银万国认为,考虑到中国国内经济下滑的趋势,继9月15日贷款利率下调之后,国内的利率水平(无论是基准利率还是存款准备金率)都还有下调的空间。
国泰君安研究发现,本轮降息最早由美国从2007年9月开始,随后英国和加拿大在同年12月开始降息。采用紧缩货币政策的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在今年2季度均出现负增长,而采取降息措施的美国、英国、加拿大经济增速均为正值。因此,全球未来可能进入降息周期。而目前“我国降息的时机也已经比较成熟。”
光大证券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对我国而言,目前面临的是如何保证经济避免快速衰退,而不再是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就要求我国尽快进行货币政策转型。
“在企业利润出现快速下降的时候更应该偏重于运用价格型工具,大幅降低利率。”光大证券进一步表示,利率的降低将直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促使其资产负债状况发生改善,而财务状况的改善将使企业有望获取银行更多的信贷,这时信贷的放松才有望使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其效果也才更明显。
中金公司报告则预计,未来12个月内基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将被下调108-162个基点以及54-1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被下调400-600个基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将放缓至2%-3%,对美元的汇率取决于美元自身走势。
与券商预期降息的判断相反,银行研究部门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回落的趋势,认为近期央行再度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交通银行研究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测9月份CPI同比增幅降为4.5%左右,继5月份以来连续五个月回落。中金公司则认为,9月份CPI进一步微降至4.5%-4.8%,PPI见顶回落至9.7%-10.0%。
随着CPI增速的一路下降,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通胀警报正在逐渐解除,下一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就将“全面”转向保增长。
交通银行研究部经济研究员陈建奇认为,央行近期不会轻易动用利率手段,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则是有可能的。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随着CPI增幅的下降,年内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将是所有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全面下调,这一可能性要大于再次降息。但明年初存在存贷款利率同时下调2-4 次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