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于大爷收藏的《满洲地图》。右图:于大爷收集的宝贝五花八门,摊开来满满一桌子。
近 3000枚古钱币,2200多个纽扣、1400多支钢笔,各式各样的陶瓷酒瓶和上百册古旧地图……家住胜利街道府兴社区的于洪洲用大半生时间收集来的这些“宝贝”满满当当地堆放在他那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在这些藏品的背后,有一些值得追忆的往事,也有许多机缘巧合的故事。
爱“钱”如命
旧货市场里捡“大漏儿”
从商代的原始贝币到战国时的刀币、布币……总数近3000枚的钱币是78岁的于洪洲老人最骄傲的收藏。在这些古币中,一枚直径7厘米,正面刻有“洪武通宝”,背面绘着牛、马、羊和祥云图案的古代纪念币特别醒目。于大爷告诉记者,这是他收藏的第一枚古钱,而收藏的时间则要追溯到70多年前。“我五岁那年,母亲带我去姑姑家串门,刚到没一会儿,我就吵着要回家,这时候姑姑就拿出这个‘大钱儿’给我玩。”于大爷说,他接过“大钱儿”就套在了手指上,一直回到家里都没舍得摘下。
这枚“大钱儿”成了于大爷儿时最好的玩具,同时也让他对古钱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开始,收藏古代钱币就成了他最大的爱好。从上世纪50年代起,铁东二道街的旧物市场就成了于大爷经常光顾的地方,而在这里,他也机缘巧合地捡了不少“大漏儿”。“在30多年前,我在旧物市场里看到一枚‘皇宋通宝’,当时心扑腾扑腾地跳,可表面上还不敢带出来。好在卖货的不太懂行,只要了11块钱。 ”于大爷小心翼翼地拿出这枚古币,神秘地告诉记者,这枚古钱现在可是翻了好几翻。
痴迷钢笔
收废品的送“货”上门
如今使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但于大爷对钢笔却异常痴迷。在他家的壁橱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上百个盛装钢笔的扁纸盒,打开这些纸盒,一支支闪着金属光泽的钢笔便出现在眼前。德国的派克、日本的万宝、国产的英雄都能在其中找到踪影。“一共是1400多支,没有重样的。”提到这些钢笔的来历,于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几乎都是从收废品那买来的。 ”为了收这些钢笔,于大爷走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只要遇到收废品的,他就主动与人搭话。一来二去,他家附近差不多每个收废品的都知道有一个愿出“高价”收钢笔的怪老头。
于大爷回忆说,有一次,一个收废品的主动登门,掐了一大把旧钢笔要卖给他。而在这些笔里,于大爷也意外地发现了“宝贝”。“那是一支国产的英雄100号,一般的金笔笔尖都是12K金,只有这种笔是14K金,在商场里至少也得卖四五百块。 ”
杂项收藏
不值钱的东西也喜欢
于大爷平时滴酒不沾,但他却对酒瓶情有独钟。在他家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能发现稀奇古怪的酒瓶子。这些瓶子有大有小,造型各异,有的通体一色,也有的五彩斑斓。不过他只喜欢那些陶土、陶瓷材质的瓶子,玻璃、琉璃的他都不要。
在于大爷的收藏中,近百册的古旧地图也是他很看重的藏品。其中年头最长的是一本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出版的《大中华国分省图》。据于大爷介绍,这本地图是他祖父传下来的稀罕物。
此外,他还保留了一幅《满洲地图》,上面不仅有伪满时期的银行分布图、交通分布图,甚至还有当时的地下矿藏图。于大爷说,他都要好好保留,因为这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