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聚集地=超大地区?
9月27日的达沃斯论坛现场,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的概念被列为研讨主题。作为近两年城市学说的流行提法,由美国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理查德·佛罗里达提出的超大地区引起与会者的广泛讨论。
佛罗里达教授发现超大地区的方式比较特别,比较炫。他与地理学家合作,用卫星观测夜间城市灯光,一共找到了40个灯光聚集的地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40个超大地区。根据他的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地区是大东京地区,另外,以上海、北京、香港和深圳为中心的城市集合也在这40个超大地区里。
粗略看来,超大地区的概念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城市群、区域经济等概念没有多大差别,实际上,在佛罗里达教授看来,他提出的超大地区更重视创新能力,是一种适应全球发展新形势的提法。他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国家的概念在经济生活中有所淡化,反而是超大地区的概念在加强。人们对于某个超大地区的生活归属感甚至很可能会超过对国家的归属感。
此外,超大地区与过去全球六大城市群不同,包括墨西哥城、孟买等不少发展中国家城市都进入了这份名单,这似乎也更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有研究表明,40个超大地区占据了全球GDP的2/3,包揽了全球85%的创意产业,却只聚集了全球18%的人口。佛罗里达教授表示,优秀人才的集中将会带来思想火花和创新的爆发,吸引大量优秀人才的超大地区将是全球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动力。当然,新兴经济体中也包括中国。
政府应该插手吗
佛罗里达教授在提出超大地区的发展时,有一个比较新的提法。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再以政策手段转移超大地区的资源和财富。超大地区的发展效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政府以政策来主导财富的转移,将起到反作用。
该观点在达沃斯的与会者中引起了争论。一种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很容易陷入误区,往往由政府来决定“搞”一个超大地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超大地区应该有一定的独立性。
另一种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国内区域发展差异,资源过分集中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应该插手调配资源。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对于中国也有实际意义。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区域自发或者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区域是否扩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应该起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始终存在。
日本前经济财政大臣Takenaka不太认同佛罗里达教授的看法,他表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超大地区确实带来很大的机会,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克服贫富差距。
人口越集聚越有利创新?
佛罗里达教授十分支持人口集中在一个小的区域内,他的观点是人越能碰头越能擦出各种各样的火花,推动本地区的创新和发展。针对该观点,同样有不同的看法。
巴黎副市长Christian Sautter就提出,美国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比较远,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往往需要通过公路交通来沟通,这是不太符合效率原则的,浪费比较大。
安永董事长James S.Turley则表示,相对于欧洲来说,美国的城市分布确实比较分散,但是,这并不决定最终的发展。这只是两种发展模式的不同,无论哪一种模式,走向极端,都是不利的。所以人口过分集聚或者人口过分分散都不利于创新。
Takenaka则称,人口密度有时候可以对某个地区的创新产生推动作用。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人们是否有开放的态度。这才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有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