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本周一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由紧到松的转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昨日表示,“双降”体现的是货币政策的微调,结构性调整不代表货币政策根本转向。
吴晓灵是在昨日出席新浪“长安讲坛”时作上述表示的。吴晓灵说,我国在仍然面临通胀压力的情况下,如果放松银根,对于控制通胀不利。
吴晓灵称,我国现在既面临通胀,最近又开始面临经济下滑风险,要处理好理顺价格、防止通胀、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一保一控”的经济目标,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灵活的金融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实行这个政策组合还需区分宏观货币政策和微观金融活动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控制货币都是必要的。”吴晓灵说,银行通过信贷创造货币,因此信贷也要适当控制。
吴晓灵提出,应允许需要资金的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或通过信托公司信贷计划来融通资金。在银根抽紧时,银行利率上升,进而带动市场利率提升,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各异,企业将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吴晓灵提出,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企业难以生存,因此就需要“宽”财政,这意味着要通过减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一定的财政支出,如成立一些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实施财政贴息等,帮助有产品、有前途的中小企业融资。在此过程中,“两资一高”(资本型、资源型、高耗能)或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会倒闭。此时,宽松的财政政策还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解决失业人群的生活问题。此外,在理顺价格的过程中,通胀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这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来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
“没有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不能够保障稳定的货币环境,没有一个灵活的金融政策就无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难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吴晓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