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在昨日一举放松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商品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尽管中国已经构筑了严密的金融防火墙,但如果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下滑,中国必然需要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来平滑外部动荡造成的波动。
在去年年末贝尔斯登倒下之后,全球不少金融机构相继爆出巨亏,但美国经济并没有马上陷入衰退。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政府及时出手。在其他经济活动普遍下滑的同时,4月底美国政府提前启动了总额达1070亿美元的家庭直接退税计划,此举有效地刺激了私人消费。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的内需一直徘徊在增长和衰退之间。
长期跟踪美国经济的中金公司经济学家沈建光在其最近报告中表示,退税影响驱动的消费可能会继续支持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但当退税效应消失后,整体经济增长将回复疲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一期美国经济报告显示,美国2008年经济增长放缓但仍能实现增长,预计2009年经济复苏速度将非常缓慢。
就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陈道富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种影响的主线是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贸易波动,其次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直接损失。次贷危机的发生,正好和中国企业开始海外扩张的时期相重合,部分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权益资产在今年进一步缩水,也承受了一些损失。
宏观经济分析师梁福涛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轮次贷危机的背景是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在低利率和高信贷背景下快速增长后,全球资产价格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调整,不是一个国家能完全避免的,中国也不例外。但由于中国金融的分业经营和有限对外开放,因此受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资产价格下降和贷款质量的下降。
中国政府一直在紧密观察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接近决策层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方面对次贷危机的认识还不深,低估了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但随着危机的深入及中国外贸增速的快速下滑,决策层及时调整了策略,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了显著位置。
尽管受到外部冲击,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还是需要靠拉动内需来解决。8月中国的投资和工业生产出现了双双下滑,而居民消费增速则出现了23.2%的历史高位,显示通过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仍是必由之路。
陈道富表示,昨日的减息政策显示政府仍在谨慎、灵活地相机决策,在经济增长和缓解通胀之间寻求平衡,但政策不可能马上放松。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则进一步建议说,当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社会影响成为主要担忧时,预期住房政策将可能在2009年第一季度得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