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瞩目的热钱数字是当下最“谜人”的数字,因为它很没谱,几乎没法看到它的真面目:3000亿美元、6000亿美元、8000亿美元、1.75万亿美元,差别之大让人目瞪口呆。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7月7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国内不存在热钱,希望通过该刊的报道“能正本清源”。
这个结论让人瞠目结舌。一直以来,无论是投行的专家,还是研究机构的专家,大家所争论的是热钱的数字到底有多大,并对发布出来的数字进行统计口径的比较,以确定哪个数字更具有科学性,更能真实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状况。尽管这些数字的出台可能具有迷惑性和诱导性,但无论如何,没有人敢说过“中国没有热钱”。
现在有人表示“无论从资金通过的渠道还是规模,我们认为现在基本上不存在热钱,因为热钱是快进快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需要注意,这位“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此使用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但7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新闻处发表专门声明:“《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称中国并无热钱存在》的报道文章,该报道观点不代表外汇局。”
这更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了。特别关键的是,外管局一纸声明中,除了否认观点代表外管局之外,用的是包括热钱在内的超级大词“跨境资金流动”,没有表示热钱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也没有提供准确的热钱数字。如果说在外交辞令中,使用一些语义含混、内涵丰富的词语和句式,给有关各方提供解读与行动空间,还情有可原,但现在对国内民众使用这些,就显得多余了。
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媒体上经常爆出的有着天壤之别的热钱数字,职能部门讳莫如深,凡是你想象中可以给出数字的部门,外管局、商务部、一行三会,甚至是更高级别的主管机构,都没有人出来说话,好容易有个人说话了,希望“能正本清源”了,还被澄清不代表组织。
难道是部门职能的分工中,都没有这个职能?还是因为这些机构就热钱规模得出的数据相差太大,怕损害权威而无法公布?抑或是这数字属于国家机密?这些都不得而知。人们能知道的是不该成为难解之谜的热钱数字,现在是个难解之谜;能知道的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经济下滑的心理预期却在传播。在资本全球化的当下世界,没有人否认监管热钱的难度加大,但这不应该成为掩藏数据,甚至掩耳盗铃的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