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长下滑、企业资金遇困、通胀压力不减、股市楼市低迷,复杂的经济影像交相环织。中央政府下半年的政策取向是否会因此发生新的变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7月27日,央行的网站上也挂出了第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简报。
例会透露的信息显示,“保增长”与“控通胀”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相较以往,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提升,意味着在未来的政策取向上将有所倾斜。
保控平衡
从6月开始,市场已经嗅到了政策微调的可能性。
近期,高层对宏观形势研讨的密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家对于近期经济形势的密切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7月8日至11日,国务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地方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7月15日和16日,国务院连续两个半天举行常务会议,讨论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
7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精心做好保障民生工作。
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
法国巴黎百富勤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认为,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使用了“全力”一词,说明了中央防止经济下滑的决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定调表明,虽然“防通胀”目标仍然被摆在突出位置上,但“保增长、防通胀”被一并视为首要任务,显示中央开始在“保增长与控物价”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综合这些因素,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这显示出经济放缓风险下,保增长与抑通胀并列为政府首要任务。
平衡,成为决策层的最高艺术。但具体到政策调控上,如何平衡却成为最大悬疑。对此,专家认为,对平衡的强调显示了“决策层仍需观察待变的心态”。
但平衡并不意味着政策没有微调。哈继铭认为,政府将采取“先抑后扬”策略,在反通胀与促增长中更多向后者倾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等有望成为政策选择。
另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的“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显示出未来能源价格改革的压力。中金公司预计,能源价格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各有一次调整的机会,总体幅度将达到30%左右。
货币政策紧中有松
在总体政策摆平衡的同时,摩根大通、中金、法国巴黎百富勤等都认为,未来信贷政策有望放松。
得出该判断的信号来自央行的二季度货币政策会议。
会上信息显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这一提法取代了今年一季度以来一直沿用的“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提法,“从紧的货币政策”提法更是只字未提,“有保有压”成为政策选择。
陈兴动认为,这意味着信贷有望放松。根据其以往数据测算,我国名义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约需要信贷增长1%支持,按照央行年初释放的信贷增长控制在去年贷款规模的信号,今年新增贷款3.6万亿计,年度信贷增长约为14%。按照年通胀率7%计算,实际GDP增长只有7%左右,这是无法容忍的增长速度。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要保经济增长,信贷规模必须放松。
问题是,会松到什么程度?
哈继铭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从紧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信贷不会比年初更紧。大概的区间是今年新增贷款为3.6-4.1万亿。
但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信贷放松,从政策旨意来说更主要希望投向中小企业。因而,要保证放松的信贷不被滥用,必须要有适当的“政策手段相配合”。
在解决好此问题的前提下,第二个需要考量的是,信贷的放松意味着,央行如果要实现年初16%的货币政策目标,就必须加大货币回笼力度,而这必将导致利率价格的上行。这种上行是否是央行乐见的,则需要在汇率与利率政策之间寻求平衡。
从汇率政策来看,央行此番表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取代了去年3季度以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一贯用语。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认为,这说明未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有减缓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