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市场对于央行可能动用利率手段抑制通胀的预期不断加重,但反对加息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是解决通胀,只要将利率大幅提高导致衰退就可实现,但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主动选择衰退”,所以“加息须谨慎,衰退要预防”,换而言之,就是认为要解决通胀问题,必须付出经济硬着陆的代价,我们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
在经历了近5 年“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黄金期后,世界各地毫无例外的将迎来在高油价和高粮价共同推动下的以高通胀为标识的经济调整周期,其背后的实质则是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和轻型化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重型化进程加速叠加所致的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矛盾的激化。
一直以来,央行利率使用并认为受到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制约,相应维持中美利差,防范热钱的冲击也就成为反对加息的重要理由之一。但实际数据并不支持此种观点,例如伴随中美利差由07年1月份-3%到目前的2.14%不断扩大过程,自07年始外汇储备中扣除贸易顺差和FDI的部分,实际呈现净流入(07年上半年)??净流出(07年下半年)??净流入(08年上半年)的状态,相应央行的利率政策表现为07年上半年2次加息??07年下半年4次加息??08年上半年维持不变,由此,中美利差变化和热钱的变动并不呈现强相关。相应加息对于平抑通胀预期效果则十分明显,央行调查显示居民的通胀预期从07年1季度的44.3%曾冲高至07年四季度的64.8%,在连续加息之下其回落于08年1季度的48.9%,而且通胀预期与CPI的历史数据也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因此,针对在油价、粮价和美元贬值共同作用下有增无减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之下,可能引发通胀预期的失控,央行应该果断加息,而不应成为美国实施通胀税的帮凶。
对于加息会进一步削弱企业盈利能力的观点,我们认为应从有利于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考量,而不能简单武断。虽然今年工业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但主要受石油、电力、化工行业的拖累,而此类行业利润表现不佳又主要是我国资源品价格机制非市场化和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双重影响所致。实际上对于争论已久的资源品价改问题,我们已经错过了前期低通胀时代的最佳推进时机,而现在被迫要承担更多的代价,进而使得决策层迫不得已在奥运会前上调油价、电价,以保证供给层面不出现大的问题。
对我们来说,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平抑通胀预期,一方面要尽快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优化经济结构,让失衡许久的供需重归平衡。如果从此种角度来看待加息,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应是正面的,原因有三:一是资源品价改进程的推进,对于物价短期内的冲击,需要通过加息来对冲;二是通过不对称加息,一方面扭转负利率造成的居民福利损失的局面,同时还能推动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与传统的靠吃利差不同);三是包括资金、能源、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机制真正的市场化,使经济转型和提升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而言是基础。
客观地观察央行手中的政策工具,6月份中国购进价格指数升至75.7%的事实,再次证明了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抑制国内通胀,相反却恶化了贸易条件,造成工业利润向境外的流失;相应伴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其可用空间已经不多,而且累积效应已经显现,所以说实际上央行手中数量工具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如果说前期的“汇率+数量”的调控是央行在为后期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和时机,那么针对已经到来的高通胀时代,央行则应该尽快进行盯住通胀的本位回归,相应利率工具也不应无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