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
宏观经济连续5个月处于稳定区间。学者建议,下一步调控不仅要稳定出口增速,也要稳定投资和消费增速
汪时锋
按照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将在本月17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届时,内外不确定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将进一步彰显。
今年以来,受内外因素影响,中国宏观经济一些主要指标多出现回落。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出口投资增幅双双回落。再加上外部经济疲软等不确定因素,有观点认为,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扭头向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不过,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上调对中国2008年GDP的预测值至9.8%,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减弱和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大背景下,中国仍可依靠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强劲的国内经济来支持其经济增长。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日前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将由去年的11.9%回落至10.3%。而上半年经济增速大致在10.5%左右,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经济适度增长区间的上沿。
范剑平认为,下一步宏观调控应由前一个阶段的“控制需求”逐步转为“稳定需求”。不仅要稳定出口增速,也要稳定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
他认为,从下半年来看,灾后重建、能源价格调整刺激能源供给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仍不乐观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房地产和汽车市场销售滑坡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加大对灾后重建、保障民生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把握力度、节奏和重点,特别是对灾后重建、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的资金需求,要给予重点支持。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宏观经济景气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113.3的水平,显示经济继续保持在稳定状态。
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的先行指数下降0.15点,一致指数与上月基本持平,滞后指数上升0.28点,预警指数与上月持平。
一致指数的持平显示国内经济仍平稳,但领先经济当前发展情况6个月的先行指数出现略微下降则显示,经济未来发展仍有继续减缓可能,而且这已经是先行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
在先行指数的8组构成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货币供应M2、房地产开发领先指数、国债利率差、工业产品产销率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所表现的投资、货币、消费和工业生产情况是支撑未来经济上行的主要因素,而物流指数和恒生中国内地流动指数所代表的经济活力则出现了下降,这部分是受到了当月的地震灾害的影响。
5月份,虽然CPI增幅由4月份的8.3%回落至7.7%,消费者满意指数也以微升至90.2点。同时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提升0.4和0.3个点至97.0和94.3,不过由于物价仍运行高位,5月的消费者满意指数仍远低于去年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