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三(6月25日),各地统计部门最新的农产品价格采集将尘埃落定。
尽管上半年的物价数字将在7月下旬才能公布,不过,本报记者获悉,由于目前夏粮丰收、蔬菜加快上市等因素,6月份物价将整体呈现较快回落的势头,这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物价涨幅有望继续走低。
据商务部监测,受节后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上周(6月9日至15日),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总水平较前一周(下同)下跌0.6%。58种主要商品中,价格周环比下跌的有35种,占60.34%;持平的有5种,占8.63%。
具体来看,蔬菜、食用油等价格呈现跌势或平稳。食用油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零售价格分别下跌0.1%、0.1%和0.04%。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蔬菜、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环比下降因素的影响,5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为7.7%,低于4月份8.5%的水平。
高盛公司分析师宋宇认为,5月份的物价同比涨幅低于此前8%的市场预期,5月份CPI可能已经见顶,未来将逐渐回落。
与此同时,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可能会进一步促进整个农产品价格整体环比下降。
根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6月17日的说法,今年全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五年增产。2008年夏粮总产将超过去年2306亿斤。而这将对稳定下半年整个农产品和消费物价起更大作用。
“粮食稳,其他价格都稳,整个物价也会趋于稳定。”国家统计部门的一位人士说。
目前粮食占到食品价格的最大权重,而食品占到整个CPI月1/3的权重。2003年-2007年以来,中国物价涨幅不断提升,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2003年是粮食价格开始上涨,然后逐步在2006、2007年向猪肉、食用油价格上涨等过渡。
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测算,2007年中国CPI上涨4.8%,83.3%的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今年前4月份CPI涨幅达到8.2%,84.7%的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比如“农业长时间薄弱,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不过,随着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正出现相对较好的局面。据了解,今年夏粮增产,与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和科技投入导致单产增加有关。
2007年,政府用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增至427亿元,平均下来主产省每亩地补贴30元,非主产省每亩补贴为20元。今年,中央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6亿元,比去年增加1307亿元,并增加了252.5亿元资金直接补贴粮农。
为促进粮食生产,国家提高了2008年小麦和稻谷粮食最低收购价,比2007年提高0.03~0.07元/市斤,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从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扩大到辽宁、江苏、河南、广西4省(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蓝海涛认为,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能刺激粮食生产,增加供给,从长期上平抑过快增长的粮价。
记者获悉,今年夏粮增产,也有望使得国家粮食整体库存形势进一步好转。4月2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国有进出口企业第六届年会上透露,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部储粮是5000亿斤,约占全国全年粮食消费的一半左右,比起全世界粮食库存占年消费的比重17%要高出一倍以上。他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今年以来,国际粮价上涨迅猛,国家发改委人士分析,这与世界谷物生产连续两年减产,同时发达国家加快生物能源开发有关。根据世界银行分析,2008年全球大米价格将上涨50%以上。目前中国粮食价格仍属上涨温和。5月份粮食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8.6%。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农产品生产者成为消费者,导致农产品供求不足。不过,李稻葵认为,目前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基本上见底,未来形势将逐步好转。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黄振奇预计,到2008年年底物价涨幅有望降低到5%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