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飞檐上雕刻的双龙戏珠每一片龙鳞都精雕细琢,攀爬在摇钱树上的童子表情栩栩如生,木雕上人物的长须根根可数……为了收藏一套21件组成的徽州木雕,家住唐山路的台商赵纬芳花费了10多万元人民币。不过,他觉得这个价钱对于木雕的艺术价值来说,值了!
眼前一亮
21件精美木雕装饰厅堂
踏进赵纬芳的家门,挂在墙壁上的一整套共21件的木雕让记者吃了一惊。门楣上是一对张牙舞爪的双龙戏珠,片片龙鳞凹凸有致,龙身周边朵朵祥云线条飘逸,动感十足。
接下来的三件套木雕左边雕的是衣锦还乡,右边是麒麟送子,中间是五蝠临门;再下边的17件木雕,分别寓意着财源广进、招财进宝、早生贵子和指日高升等。每一件木雕作品都是用一块厚达20厘米的木头进行镂空雕刻,雕工精细到人物的发须根根可数。
赵纬芳说,这是明清时代徽州大宅中专门用来装饰宅院大厅的整套木雕,只有皇族贵胄才敢在家里挂出雕龙的木雕。记者问到这套徽州木雕的具体出处,赵纬芳抱了抱拳说:“做收藏这一行,出于行规是不能把卖主的资料随便透露给他人的。”
颇费心机
与卖主磨了一个月买下藏品
赵纬芳是一名民间收藏家,前几年从台湾来到大陆做生意,一年多前在南宁安了家。在经商的同时,赵纬芳一直留意着“徽州三雕”的收藏信息,只因他很早就喜欢上了徽州雕刻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去年初,赵纬芳回台湾过春节,听朋友说在安徽发现一套非常漂亮的徽州木雕。于是,他马上乘飞机直奔安徽。
“看到这套由21件雕刻组成的徽州木雕,我就感叹:太精美了!雕工太精细了,连一根松针都雕刻得那么细致!”赵纬芳说,凭借大半辈子的收藏经验,他一看就觉得,这是一套清朝嘉庆年间的徽州木雕,“经历那么久的年代都能保留完好,说明所用的木材不错,我太喜欢它们了。前后去了10趟,跟卖主磨了一个多月,他才同意把这套徽州木雕转手让给我,我马上就把它运回了南宁,唯恐第二天对方会反悔。”
把这套徽州木雕放在南宁的家里收藏了一年多,赵纬芳才请人做了一块长、宽约3米的白色背板,将这套徽州木雕嵌好挂到大厅的墙上,供家人和朋友欣赏。“虽然为此花了十几万元,但每天看着它们,我就觉得自己走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欣赏到这么精细的艺术作品,值!”
文化保护
“徽州三雕”已列入“非遗”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一名张姓会员介绍,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花门、窗格、窗栏板、栏杆、轩顶、楼沿护板、挂络等部位以木雕进行装饰,而房内陈设的家具如床、榻、椅、柜、桌、梳妆架、案几等上面也都有精美的木雕。明朝初期,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犷,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记者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看到,编号为Ⅶ—37的“徽州三雕”(婺源三雕)在2006年已经被列入目录中的“民间美术”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