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日举行的“人民币汇率与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指出,2700亿左右的顺差预示着经济已经严重的失衡,高顺差、高外储,还有强烈的外资流入,这一切都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尽管各方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流动性,但压力始终很大。
在谈到出口企业的盈利问题时,张涛表示,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的调研情况和我们自己掌握的情况看,出口企业的利润最近有所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外,还有汇率升值问题。如果汇率不升值,还是不能够制止其它方面,比如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一样会导致企业成本利润率的下降。
张涛指出,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根本来自于经济的不平衡。能不能找到源头,怎么样让经济更平衡,怎么样应对变化的形势,这是目前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强调,站在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基础上来看,今天的汇率以及出口企业的出路问题就比较有方向感了。国内知名机构的一个月度分析报告称,出口结构升级趋势不减,继续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转移,今年以来由机械、运输产品出口总比重由去年的47.5%,进一步上升为49%,附加值减低的消费品和原料类比重,由去年的42.4%,18.1%分别下降到今年的22.4%和17.1%,出口结构的改善正在持续。防止经济快速增长,由过快转向偏热,使物价上涨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性的通货膨胀。
张涛指出,汇率的实现就是朝着浮动汇率制度发展,这是个方向。我们很难再回到由政府单方面决定一个汇率在哪一个水平的时代。汇率升值的快与慢,综合来讲,基本面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经济的基本面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看问题要全局性看,而不是单方面回答问题。
在谈到汇率和外贸顺差的关系时,张涛指出,不能过分依赖汇率解决外贸顺差。影响外贸顺差的因素是很多的,汇率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除了价格之外,影响贸易顺差的还有分销渠道、产量质量、品牌营销等等。所以,不能完全通过汇改来调整顺差。
2005—2007年以来,国内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顺差在2005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在2006年高速增长到1700多亿美元,在2007年再创新高2600亿美元,预计今年顺差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张涛认为,这是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出现的一个新课题。他指出,这么大的国家,有2700亿左右的顺差,预示着经济已经严重的失衡。经常项目顺差反映到国内经济,就是储蓄远远高于投资。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它的另一面就是现在的高顺差。由于存在这么大的顺差,国家积累了很大一笔的外汇储备。同时,还有大量的外资流入,这一切都导致现在国内的流动性非常多,尽管货币当局、金融当局花了很大的力气,将流动性尽量减少,但这个压力始终是持续不断的。这是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