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的5月CPI同比涨幅如期回落,但同时M2增速反弹、PPI快速上攻、外汇加快流入这三大新的推动通胀因素涌现。分析人士认为,通胀并未真正脱离“危险期”,货币政策仍会坚持紧缩,未来数量调控将继续频频亮相。
在密集公布的数据中,三项变化引人关注。
首先,从金融数据看,货币层面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压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意外大幅反弹,同比增幅从4月的16.94%升至18.07%,创4个月来新高。专家分析,5月由于地震原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都可能升高,推高M2。M2强劲反弹对未来通胀产生新的压力,这可能是引发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原因。
同时,5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幅达17.93%,低于M2。这是M1、M2的“喇叭口”一年多来首次反转。这很可能预示着新的流动性压力正在汇集,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转移,银行可贷资金更加充足,派生货币速度可能加快,形成新的流动性压力。
而5月存款同比大幅增加7245亿元,显示股市、楼市吸引力降低,存款向资本市场“搬家”的压力得到缓解。不过其中也不排除“热钱”潜伏在银行的可能,目前的升值速度和利率水平已经对热钱产生较大吸引力。总的来看,银行流动性过剩可能再次加剧,加大了未来通胀上升的风险。
其次,从物价指数来看,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胀压力虽然暂缓,但上游价格持续上涨对通胀的压力却在增加,形成新的通胀风险。
专家认为,CPI涨幅回落,主要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胀风险得到解除。
5月PPI同比上涨8.2%,CPI同比上涨7.7%,这是二者的“剪刀差”一年半来的首次反转。上游价格向下的传导压力加大,输入型通胀风险增加。PPI涨幅创三年多新高,上涨原因主要来自于国际市场原油、煤炭、钢材、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专家担心中国可能进入高成本时代,上游价格过快上涨终将传递至消费终端,PPI上涨成为未来通胀的最大隐忧。
专家认为,目前,一方面CPI涨幅仍在远高于4.8%的目标值之上运行,另一方面,价格管制掩盖了PPI向CPI传导的通胀压力。如果未来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继续走高、国内价格临时干预取消、资源品价格改革启动,则CPI将承受来自上游价格的新的上涨压力。届时,即使食品价格因素得到缓解,高通胀危险也仍将困扰中国。
最后,从外汇流入来看,各种渠道的外汇资金流入为国内流动性带来新的压力,成为不容忽视的通胀风险来源。
5月贸易顺差达到202.1亿美元,虽然同比略降22.1亿美元,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不排除有“热钱”藏匿其中的可能。顺差继续向国内输入流动性,从货币层面加重了通胀压力。
外商直接投资仍在快速增长。1—5月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55%。目前中国由于加息、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投资环境不如前两年,而外商直接投资却仍在大幅上升。外资涌入也从货币层面加重了通胀负担。
此外,据称中国4月末外汇储备已剧增至1.76万亿美元,其中除了外贸顺差和外商投资以外,其他渠道流入外汇超过1300亿美元。无论这些资金是不是“热钱”,都给国内流动性带来压力。今年前四个月外汇储备已增长2284亿美元,这些外汇流入给货币调控和通货膨胀带来新的风险和压力。
从以上三大新通胀因素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局面并未度过通胀危险期。专家认为,不能坐等通胀自动出现“前高后低”。由于国内外众多通胀因素交叉,本轮通胀持续的时间可能延长,范围可能转移或扩大,严重程度也可能超出预期。调控政策会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因通胀数据略微下降而放松紧缩调控。
从政策工具上看,加息、升值都不是抑制通胀的唯一办法,目前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对经济增速下滑、出口减速的担忧也仍然限制了价格工具的使用。而数量工具虽然不能治本,却最有效,能够立竿见影地回笼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央行目前仍主要倚重准备金率、央票等工具,预计数量工具还会继续被频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