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供给 采取综合调控措施应对市场波动
农产品价格作为“百价之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五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则进入了第六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那么,当前这轮农产品价格波动有何特征?发生原因何在?正在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就此,本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
特征:属于恢复性上涨
问:相对以往几轮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而言,这一轮波动有哪些新特征?
程国强:最明显的特征在于,这次农产品价格波动是从猪肉价格上涨开始的,然后带动禽、蛋、水产品等食品的价格全面上涨,而过去价格波动主要表现为粮食价格上涨。具体而言,猪肉价格从2006年上半年走出低谷后就呈现出持续恢复性上涨趋势。到2007年5月,南方部分城市的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并波及北方,短时间内形成全国性普遍上涨格局。2007年上半年出栏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2.84元,比2006年同期上涨0.88元,涨幅45.2%,比历史最高的2004年还高0.625元,而粮食等其他农产品均滞后于猪肉价格上涨。
整体来看,它带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以1978年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作为基数100,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最高点是1996年,价格指数达到550。而从1997年开始,农产品价格连续7年低迷,到2003年下半年才止跌回升。尽管2004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2006年价格指数也只有508.9,总体上仍然低于1996年的水平。新一轮价格上涨以来,只有猪肉价格接近10年前的水平,农产品总体价格水平仍然不及1996年。
原因:上涨有其合理性
问:是什么导致了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
程国强:由于国内外市场供求形势和环境影响不同,原因比较复杂。其一是国际价格上涨因素。
其二是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比如,生猪生产成本。一方面,2007年5月全国仔猪价格比4月上涨了18.1%,比上年同期上涨76.7%,对猪肉价格上涨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玉米等饲料成本上升也推动了猪肉价格上涨。
另一个因素是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升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较快。农产品需求也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直接拉动了农产品价格攀升。
当然,动物疫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也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
影响:上涨有利农民增收
问: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乡居民的收支有何影响?
程国强: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894元(即保持在涨价前的2006年11月的收入水平),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现金收入为2111元。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增长11.5%。
相比而言,2006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2%。而如果农产品价格不上涨,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仅1894元,比2006年同期只增长5.6%。显然,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使农民在2007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收17%。
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也有影响。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1286元,而若农产品不涨价,则消费支出为1166元。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120元,平均每月增加20元,增长10.3%。而城镇居民2007年上半年人均实际消费支出4830元,比农产品不涨价的情形下多支出350元,平均每月增加支出58元,增长7.8%。
对策:六大举措预防通胀
问: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并不是推动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但我们也有必要做好预防工作。当前,我们应当如何预防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程国强:第一,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二,要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物质基础,采取综合调控措施应对市场波动。
第三,要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第四,要建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促进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
第五,要加强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让农民真正分享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
第六,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方式,切实解决受涨价影响较大的城镇低保对象等群体的实际生活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