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汶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大多数专家认为,震灾不会改变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
震灾对宏观经济运行只是一个短期扰动,中央提出的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明显通胀的“双防”政策不应动摇。但当前防止震灾的短期影响在经济领域蔓延尤其值得注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双防”政策或可扩充为“三防”。
分析人士认为,在可供选择的宏观政策工具中,财政政策堪当“三防”的主角。
财政政策“有保有压”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在于物价持续上涨压力增大,而地震使物价上涨的压力相对加剧。同时,经济偏快的压力并未因震灾而减弱。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出现明显变化之前,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空间相对有限。
分析人士认为,在震灾及重建过程中,货币政策应慎用,首先,货币政策更注重于总量控制,难以直接作用于结构性和扰动性为主的事件;其次,即使以降低资金成本的方式支持灾后重建,也应与财政补贴相配合,即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金融机构进行贴息,对受益区域和项目严格界定等措施提供对灾后重建的“有效供给”。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当前在以“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积极收敛流动性的同时,有所区别地在“三农”、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等领域运用结构性对策,加大要素投入的力度和促进相关机制创新改进,便是通过“供给管理”加强了这些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即增加宏观经济中的有效供给。
从物价上涨的形态来看,抓住几个关键性“物价性”商品,对控制物价上涨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财政政策已开始作用于此。比如,出台对生猪养殖的财政补贴等措施,增加猪肉供给;通过降低关税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进口成本等等。
央行金融研究所昨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目前已安排700亿元作为灾后重建资金。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预计后续资金投入会进一步增加,财政政策的发挥可以考虑运用多种方式,如核销部分受灾企业的欠税和呆坏账、通过设立特别基金和发行专项债券增加大灾后重建的资金投入等。另外,考虑到灾后重建可能影响正常的市场化回报,应对捐赠和援建企业实行相应的减税政策或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应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民生和基础设施建立的投入,有保有压,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
减轻灾情带来的短期扰动
分析人士认为,防止灾情影响在经济中“传播”应得到充分关注。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是一个挑战,虽然震灾只是短期扰动,但它仍会加大物价控制的难度,甚至会影响到平抑经济过热政策的出台。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虽然四川省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不大,这次地震仍属于局部性灾难,但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也是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因此,由于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造成较大破坏,供给方面的减少,可能在短期内对物价产生冲击,加大物价上涨压力。
另外,部分发电站和传输线在地震中受损,导致电力无法正常传送,加之目前即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地震给四川水电设施及国内能源需求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财政加大对农业、电力等设施恢复重建的投入,加快其恢复生产势在必行,对当地灾后重建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也是理所应当。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灾区的税收优惠措施应严格局限在受灾地区和群众之中,不能将这种优惠措施变成一种“普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