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特大地震灾害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进一步增加。多数分析人士认为,震后一段时间,至少在二季度内,加息可能性已很小。但从中长期看,除了对灾区做出特殊政策安排外,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周三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汶川地震对灾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也对整体经济运行增加了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但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控制物价上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季度应不会加息
分析人士纷纷表示,未来央行作出加息决定会更加谨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地震对经济带来了最直接的三个影响:首先,物价面临更大的上涨压力,四川是生猪生产大省,无论是省内还是外运,猪肉价格都难免发生波动;其次,投资需求面临上升压力,救灾和重建的信贷投放将增加;再次,四川是全国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之一,返乡善后等可能会造成一定时间和地区劳动力短缺,影响生产。不过,总体来看地震不会严重影响经济基本面,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胀造成的影响非长期因素,而货币政策不会因为短期因素做出调整。他认为震后央行不太可能作出加息决定。
国泰君安高级分析师林朝晖认为,地震灾害使得央行调控形势更复杂,对经济运行中增加的一些新的变量,央行会谨慎评估并作出应对。总的来看,二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部分外资机构经济学家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认为在奥运前和地震灾害后的特殊时间段内,在全国抗震救灾的非常时期,央行会保持政策相对平稳,力保经济稳定运行,不太可能很快做出加息决定。
此外,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对未来通胀的走向抱以相对乐观的态度,认为通胀总体趋势会向下走,央行还特别强调要继续发挥升值对抑制通胀的作用,这些都使得市场对于央行未来加息的预期进一步降低。部分机构认为,年内不会再加息。
从紧基调难改
地震灾害发生后,央行已经迅速从货币政策上对灾区做出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适当放松了银根。
央行已做出的特殊政策安排包括:暂缓上调受灾地区存款准备金率;对四川灾区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15亿元,增加再贴现限额10亿元;对陕西、重庆、云南增加再贷款额度15亿元;要求银行对灾区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此外,央行还在积极研究震区个人住房信贷等问题的解决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商业银行在灾区有1400多家分支机构,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和贷款违约风险。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银行业在此次灾害中损失约50亿~130亿元,可能拉低银行今年净利润0.7~1.8个百分点。但灾后重建需要的贷款预计将增加约1000亿元,今年贷款增速也相应会提高0.4个百分点,这将对银行业损失作出补偿。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地震本身相当于对经济进行紧缩。借鉴今年年初的雪灾以及2003年非典时期的货币政策安排,央行必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短期因素的影响。这种从“时点”和“地点”上做出的放松货币政策的特殊安排还会继续。央行将根据实际情况对从紧政策进行“微调”。
不过,剔除地震的短期影响,央行的调控目标并没有发生改变,抑制经济过热和全面通胀的风险仍是全年的主要目标。央行周三表示,在做好金融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长期看货币政策从紧的基调难以动摇。
分析人士预期,未来央行会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等数量手段以及汇率工具,总体上继续沿着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