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创近12年新高、PPI创3年新高……数据折射出来的通胀压力攀升引起了云集于两会会场之中的各大财经部委负责人的高度关注。
面对“CPI如此高,是否要加息”的同一命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和国家外汇局局长胡晓炼在不同角度表明了态度,前者更重调控方式选择,后者更重多种政策工具齐用。
“中国货币政策有多种工具,也不见得要用哪一项。”周小川昨天表示,货币政策应该要应对通货膨胀,而具体使用何种政策工具须综合平衡考虑。
胡晓炼则指出,政府将在适当时机采用多种政策工具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中国需要关注CPI上升背后的季节性因素和其他因素”。
尽管调控似乎一触即发,但政府对于再启加息仍是充满疑虑。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昨天表示,加息对抑制结构性价格上涨作用不大。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昨天则指出,上调利率或有助于中国遏制信贷增长,但此举还取决于美联储的举措,“上调利率的措施可能是把双刃剑”。
事实上,周小川上周也曾表达了对加息的谨慎态度,认为利率杠杆用起来要考虑它的利弊,“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幅度去调整也是很有艺术的”,美国降息、对于刺激内需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加息需要考虑的三大方面因素。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则都将注意力投向了通胀压力上升这一严峻局势。
谢伏瞻昨天表示,2月CPI高主要是由于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粮食、油料和油价都在上涨,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都呈加速态势,国际风险传导的影响比以往加大”。
但谢伏瞻强调,中国恶劣天气影响将减退,但通胀压力仍在加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则指出,今年晚些时候CPI升势或将放缓,但达到中国政府制定的全年CPI上升4.8%左右的目标仍有难度。
但郑新立认为,2月CPI的迅猛升势已接近见顶,今年中国全年CPI升幅控制在4.8%左右的目标仍有望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