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录 我的帐户 在线留言 帮助中心
竞拍品  !  一口价  !  拍品展厅  !  拍卖专场  !  成交记录
 
拍卖中心
如何委托
礼品中心
点击展开   邮票
   清代邮票
   民国邮票
   解放区票
  点击展开   新中国票
纪特邮票
JT 邮票
文革、编号
小型(全)张
小本票
小版张
普改航欠包
整部年票
版 票
厂铭类
   封片简类
   港澳邮票
   散票
   国外邮票
   其他类
点击展开   钱币
   纸钱币
   金银币
   其他类
   纪念币
   银元
点击展开   磁卡
点击展开   五星级拍品
点击展开   其他类
   目录 书籍
点击展开   字画杂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标题
 
 
名人必得"玩"收藏吗? 名人效应带动不了收藏
日期:2009-5-24 11:22:52         出处:北京日报   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赵忠祥

    近日,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做客湖南卫视《零点锋云》节目时发表的言论引发了众网友的热议,其中关于“不玩收藏的名人就是伪名人”的争论成为焦点。有网友认为,收藏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名人才“玩”得起,清贫的名人无力沾边;还有网友表示,虽然爱好收藏能陶冶情操,但不至于就成为“名人”与“伪名人”的评价标准。而收藏界资深人士王醇远先生则指出:“谈论名人该不该收藏掩盖了收藏本身的价值。”在他看来,任何人收藏的价值都在于可以去破译历史信息、为收藏品增添新的故事和新的知识,使得收藏品的价值沿着一条坡路不断地往上走。名人身份的价值和收藏品的价值并不相关。

    名人没收藏并不稀奇

    作为士大夫之间的一种游戏,收藏在历史上的确和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成为了名人竞逐奢侈品的一种方式。然而,如王先生所指出,如今的收藏市场“充斥着和收藏没有关系的名词”,保值、投资成为了大多数人收藏的目的,促成了如今7000万人涌入收藏市场的局面。而这个过程跟名人却没有关系,并不像许多网友认为的那样,名人只要有钱就能“玩”收藏。一方面,随着收藏品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整个市场目前堆积了600亿资金,大资本已成为主角,名人的财富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去“伸手”那些顶尖艺术品;另一方面,艺术品交易需要经验,在目前市场没有权威鉴定机构的情况下,名人贸然进入的风险太大,这种市场的“局限性”成为了名人参与竞争的最大障碍。

    许多网友还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名人收藏的风险肯定比普通百姓低一些。然而,就如赵忠祥在《零点锋云》节目里所说:“谁不敢骗谁呢?”名人在收藏时遇到的困难并不比普通百姓少。

    收藏在古代被认为是“士大夫之间的游戏”,需要一定知识积累,比如熟读过美术史,惟有如此,才能将自己的收藏品摆到美术史相应位置上去,才能评定收藏品的高下,形成自己的收藏体系和构想。从这些条件来看,王先生认为,如今的大众明星大多没有收藏的条件,而只能去“玩票”。问题不在于他们是否参与,而在于他们没法参与,作为一个外行人是没有“漏”可“捡”的,所有“漏”都是知识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才“捡”到的。

    名人带动不了收藏

    王先生十分赞同一些网友认为收藏不能成为名人的评价标准的观点。他指出,名人收藏是一种个人行为,跟踢足球、打台球一样只是一种爱好。名人需要用一些奢侈品来标明自身的品位和地位,收藏品便是这些奢侈品之一。但是,它不完全等同于奢侈品,不像明星佩戴的珠宝一样,因名人个人价值而升值。收藏品的价值是其固有的,与是否来自名人关系不大。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名人收藏可以使得文物保护得到更大力度的宣传,更多人投入到对艺术品的热爱上来,比如名人主持的收藏节目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应倡导名人对收藏有所关注。不过,名人却不能直接带动收藏业的发展,媒体炒作名人收藏只能算一种社会事件,某些网友所指出的“名人收藏效应”对收藏本身缺乏实质性影响。

    在王先生看来,艺术品收藏业最需要的是对艺术品的文化解释,这非专业人士不能为之。与其寄希望于名人来带动收藏,不如多请几位真正的文物史专家到大众媒体上对收藏品做出平民化解释,凸显收藏品的文化价值,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只有通过市场价格来显示收藏品的价值。同样,收藏市场的问题也是如此,最大问题不是名人没有进入,而是整个知识界都躲在圈外“看热闹”。收藏市场需要像哲学界、考古界、文博界等离收藏“距离近”的专家,由此提高收藏市场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个人行为,收藏对于个人的意义在于可以借助收藏品回到特定的历史空间,感受当时文人的情怀,获得一种心灵的触动,如古人云:“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任何关于名人收藏的炒作不过都是噱头罢了,并不见得能代表名人具有多高的文化修养。无论是不是名人,我们对待收藏都应该谦虚,而不是去炫耀。王先生推崇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的收藏态度:“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序”。我们在费力讨论“名人该不该收藏”这类伪命题之余,或许更应反思人们对待收藏的态度。


分享到:
【正文字体: 】 【关 闭】  
上一条:中国地震题材邮票图
下一条:理财建议:收藏邮票年册有讲究
关于我们 | 支付宝使用 | 收购须知 | 系统帮助 | 联系我们
    加速乐
电话:021-50860504  Copyright@上海邮票网   沪ICP备05032475号-1   沪ICP备05032475号-2  信箱:shscpm#188.com(#号换@)   微信:stamps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