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的王先生搬家时,意外在老宅发现了31张清朝时期地契等契约书,还有2张分家契约,年代分别是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及光绪年间的,其中最早的地契记载的时间是乾隆十五年。
淡黄色的宣纸、没有标点、落款后只有签名没有手印,以及大多人以画圈代替是这些契约书的共同特点。这些泛黄的宣纸薄如蝉翼,有的已有破洞和水浸过的痕迹,有两张被虫子咬烂,但年代越近,其字迹就越清晰隽永。
最早距今259年
这些地契中,最早的来自乾隆十五年,距今有259年的历史。因字迹潦草,记者只能认出部分字句,大意是,地的主人将地典当,无钱赎回,又借了一些钱,只好续签。该地契里面提到“立契人”“有田租五石五斗坐落前珩门口坝中圳下”,“每季纳租壹石不得少欠赊”,“限两年取赎”,落款的时间为乾隆拾伍年二月。
一份三张合页的跨年号地契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张乾隆五十年立的地契,乾隆六十年时“再借出铜钱四千六百文再限八年”,至嘉庆三年九月十四日“再借钱四千五百文”。
一张乾隆年间的地契里还提到“妈祖公地”,大意是兄弟二人继承了父亲的土地,其中一人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典当,并强调与另外一人无关。
这些地契中最后落款人的名字大都不同,中间提到的人也只有名字,没有姓,如果提到的是女子则会称某氏,不提名字,如“羊氏”。据王先生介绍,他住的地方村民们都姓王。
记者还发现有专门的文人为村民写契约,这些契约中,乾隆十五年与乾隆三十五年的地契均为同一人代书。
提到多种外币
记者注意到,那些契约里提到了多种货币,譬如铜钱、英币和佛面币。
其中,有张分家契约将外借的欠款分得很清楚,写有“增佛银20元光务借去银十元华书借去银十元此两条每年税1000文”。
闽南民俗专家彭一万认为,英币很有可能就是英镑,因为集美后溪属于侨乡,早在1821年的时候,厦门人就开船去新加坡等地,他们把英镑、新币等带回厦门使用。
关于佛面币,彭一万说很可能也是一种外币,“佛面”是当时不规范的一种音译词。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厦门当时与国外其他国家交流的密切,连国外的钱币在厦门都可以直接流通。
从地契上,也能看出当地的民风比较淳朴,记者见到一张道光十二年正月的地契,背面写着“不用此契作废”。
地契来历尚不明
据收藏界人士介绍,古时的地契,分为“白契”和“红契”。买卖双方未经官府验证而订立的契据,叫做草契或白契。立契后,向官府交税的叫税契。官府办理过户过税手续后,在白契上粘贴由官方排版统一印刷的契尾,加盖州县官印就成了官契或红契。
记者注意到,这些地契都没有官印,名字后面只是画了个圆圈(据了解,这是古代不识字的人的画押方式)。这些白契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王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地契的来历,家人都说不清楚,王先生能肯定的前三代都是农民。
据王先生的老母亲回忆,这些地契最早是在分家时发现的,当年被放在一个小缸中,用塑料袋卷成一卷,由于不识字,她以为是自家的房契,就把这些地契转到阁楼上的一个大黑缸中。
半年前搬家时,王先生发现了这些地契。王先生表示,自己很想知道这些地契是否有研究价值,如何保存。
有民俗研究价值
“这些地契,从民俗和文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它很有意义。”彭一万认为,将来有族谱展或民俗资料展等类似的展览时,王先生可以带着地契一起亮相,因为对于一些文史研究者来说,那可是宝贵的实物资料。
彭一万说,如果要研究闽南的民俗文化,看王先生的地契就知道在200多年前,家族成员之间分田及转让的方式。
彭一万还建议王先生,可以找找,看这些地契里有无华侨地契,解放后,地契多半都被销毁了,但有种华侨地契,它的有效性是被承认的,不过需要重新登记。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会长丁建南也认为,这些地契属于民间地契,对研究当地农民曾经的生活方式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丁建南说,保存宣纸类型的地契,最好重新裱备,放在透气的塑料袋内,再放于樟木箱内,木箱内最好放上樟脑丸等药物,具体的方法需要到厦门市档案局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