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6日发行的《三国演义》第五组中的“秋风五丈原”邮票
1998年8月26日发行的《三国演义》邮票第一组第三枚的“凤仪亭”邮票
1840年5月6日,英国人罗兰·希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的票面是黑色的,上面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枚面值1便士,人们称它为“黑便士邮票”。后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邮票诞生日。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这样的邮票只能在画册或邮展上才能看到,但是邮票对于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在曾经的岁月里,没有手机、网络,一张粘着邮票的信永远都会是一种牵挂,一种等待。而小小的邮票,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也是国人为数不多的精神奢侈品。那时候,普通人对收藏的喜爱大多都是从集邮开始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神秘而又天价的猴票,大家在欣赏一枚枚精致的邮票的同时,也期待着手中的邮票能给自己带来财富。
时至今日,通信的发达,让写信寄信几乎成为一种久远的仪式,承载的多是一种带着怀旧的浪漫。邮票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用一种精致的美丽,装载着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乐此不疲地收藏它、研究它。在以陕西为题材的邮票里,我们能看到这个古老土地的深沉与厚重,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她厚积薄发的希望。所以从这些美丽的邮票中了解陕西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触摸它们就像触动这块厚重土地最为温润的历史,让人感动和唏嘘。
2000年4月发行的《木兰从军》邮票
为花木兰邮票寻根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传颂古今,一代巾帼女英豪照亮了中国历史,成为千古不朽的光辉典范。
2000年4月发行的《木兰从军》邮票,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年来的期盼,可谓是一个深得人心的特种邮票选题。邮票全套4枚,以“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为线,连接起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胜利凯旋、谢绝赏赐、一心归乡、还我女儿装的传奇故事,颂扬了中华民族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忠孝大义的传统美德和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
《木兰从军》邮票在设计上借鉴民间剪纸、皮影的手法刻画人物,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为一大亮点。又在背景中录入全首《木兰诗》,使之图文并茂,又从侧面说明了《木兰从军》邮票取材于《木兰诗》。
《木兰诗》也叫《木兰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叙事诗之一。它属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民歌,最初录于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经隋唐文人润色,入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关于花木兰的故里,在此套邮票发行前后,更为众说纷纭,主要有虞城、亳州、黄陂三地和陕西的延安。而我认定的木兰故里首先是延安。因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征》云:“其所据之地域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的河南豫剧《花木兰》中,花木兰在从军的路上向相遇的从军伙伴自我介绍时,就明确地说,她是延安府尚义村人。
而豫剧《花木兰》所提到的延安府尚义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于延安西南20公里杜甫川。花源屯村面对一座有5万亩野生牡丹、为中国牡丹原生种之一、有“天下牡丹之宗”称号的万花山。山上建有木兰陵园,还有最高一层绕山而筑的木兰墓,山顶上有传说为木兰跑马习武的跑马梁。在花源屯村,相传花木兰活了八十多岁,无疾而终,她解甲归田后,常在万花山上种牡丹、赏牡丹、干农活,木兰墓地是按木兰遗嘱所选,她想让自己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满山的牡丹花。真可谓:英雄如花似天香,巾帼第一数木兰。据说木兰下葬时北魏的皇帝也就是可汗参加了她的葬礼。
《木兰辞》产生于北魏,北魏属鲜卑族政权,与北方其它少数民族发生了多年战争,后统一中国北方,统治了171年。《木兰辞》中提到的“可汗大点兵”、“可汗问所欲”,其可汗为古代鲜卑、蒙古、柔然、突厥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鲜卑族有曾当过军人的“世代为军户”的制度,这才有了《木兰辞》上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还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等句子,正好符合花木兰从延安出发奔赴黄河延水关,骑马一日可达的真实情景。而延安人到燕山地区,至今还有过黄河渡口东去北上的古道可行的习惯。诗中提到的东市、南市、北市、西市,都与延安历史和现在的街道称呼变迁相吻合。
《木兰辞》为典型的北朝乐府民歌,也证明了木兰从军的故事应属北魏时期。这和其它几个木兰故里,即虞城的木兰故事发生在隋末,亳州发生在西汉的说法相矛盾。诗中“可汗”的称谓,以及黑山、燕山都和隋、西汉缺乏密切的联系,所以从木兰故事产生的时代来考证木兰故里,北魏应是一个标尺。
这样延安的万花山就成了最接近史实、令人信服的木兰故里了。同时也是《木兰从军》邮票的最佳原地。但邮票发行之时,首发式放在了虞城所在的商丘,世人谁知木兰是延安府人呢?《集邮》杂志2000年4期有文章还以嘲异的口气说:“至于‘延安’说,是因为1986年有一则报道,说延安一位文联干部在万花山下的麦地里发现一块长满苍苔的碑石,上书‘花木兰之墓’等。它是什么朝代,何人立的?内容如何?未详。”
其作者竟然不知1984年延安万花山就修复了木兰陵园,有舒同、廖沫沙的题字,更不要说早在1956年之前河南豫剧《花木兰》就有花木兰是延安府人的台词。可以说花木兰为延安府人早在解放前至六七十年代就成为全国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