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几条新闻值得关注。其中之一是,据湖北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称,今年一季度该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2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详见本报今日报道)另一条新闻是,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完博鳌论坛后,随即赶到广东考察工作。从去年7月和11月温总理到广东考察工作后,短短几个月间,这已经是总理第三次到广东考察了。
表面看起来不相干的新闻,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现象。比如,目前各个省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经济已经明显回暖:除湖北外,据天津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市生产总值完成1416.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与此同时,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2.2亿元,同比增长9%。与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6.1%平均数相比,一些省市的经济能够实现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确实来之不易。
但是从全国情况来看,有的地方经济增长的步伐仍很艰难,甚至仍在“低谷”中徘徊。比如北京公布的GDP同比增长6.1%,与全国水平持平。而广东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仅为5%左右。广东这样的出口大省会是这样的表现,无怪乎总理分外关心。
同样是受金融危机的拖累,不同省市地区的经济表现为什么不同呢?这种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可能会对第二季度乃至对全年经济“保八”的目标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无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性很大。以重庆为例,重庆2、3月份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达到17.2%和13.5%,工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5%。另有数据表明,重庆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3%,但一季度重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8.2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同期投资增速的新高。可见,在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中的主要推动力仍是投资。
反过来看,类似广东这样的省市,多年来较高的经济增速主要靠外贸支撑,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这样的发展模式,受国际大环境影响甚深。在欧美市场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减弱时,人家的“胃口不佳”,就会导致我们这里“肠胃功能紊乱”。
我们以为,现在并不急于肯定或是否定究竟是靠扩大投资来拉动经济更好,还是坚持外向型经济更有利。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新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之时,我们需要多管齐下,投资、外贸、特别是内需“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对于不同的省市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哪方面有基础,有条件,就利用这个基础和条件大干快上,抓住机会,创造机会,为国家经济的尽快复苏,为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