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这显示,在需求萎靡和原材料高成本双重叠加的背景下,目前工业企业正面临最坏的时刻;而宏观经济面临通缩压力,令降息预期逐渐强烈,多位监管人士分别在不同的场合都“放话”存在降息的可能。
经济短期难扭转颓势
上海证券出具研究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复苏仍将面临不小的压力。由于海外经济体陷入衰退,外需严重萎缩,而国内消费需求上升空间有限,造成总体需求不足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行,将严重拖累工业企业效益。虽然当前部分行业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但总体来看,短期工业生产增速难有明显上升。因此,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宏观经济环境仍难言好转。
3月25日、3月28日和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以及央行行长周小川分别在不同的公开场合表示,将保持灵活的利率政策,存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具体政策依据即将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多位专家和政府人士的“降息”言论,令再次降息预期陡增。
对此,中欧稳健收益基金投资总监刘杰文认为,以2月份的PPI计算,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为9.8%(考虑CPI因素),以2月份的CPI计算,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为3.85%。前者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后者抑制居民的消费意愿,因此,央行存在降息的必要和可能。而从历史上看,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了3.42%,而本轮降息仅下降了1.89%,简单比较来看,目前还存在较大的降息空间。
英美已现“零利率”
3月5日,欧洲中央银行将主导利率从2%降至1.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1%降至0.5%,刷新英国央行建立300多年来最低利率纪录,英国步入“准零利率时代”。菲律宾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75%,为16年来最低水平。去年底,美国已进入“零利率”时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基金利率从1%降至历史最低点0-0.25%区间。
央行副行长苏宁曾在两会期间透露,欧洲央行降息也好,英国央行降息也好,是他们根据他们的经济情况、市场货币流动的情况作出的决定,中国是否降息应该取决于中国的情况。他指出,中国调整货币政策是有多种手段的,包括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的利息,这都是可以采取的办法,但是调不调整主要看国内的情况,当然也会参考国外的情况。
旁边报道 降息催热债券市场
刘杰文认为,宏观经济环境难言好转和充裕的流动性将继续支持债券市场行情。他指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4.5%。CPI、PPI都出现负增长,是2002年以来的第一次,可见中国经济面临着明显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从目前来看,债券市场仍处在利多大于利空的局面,预计未来债券市场仍有望获得理想的投资机会。
刘杰文表示,债券市场将有望在中期内保持慢牛格局,而短期可望因降息预期获得投资机会。对投资者而言,债券基金具有风险较低、收益较稳定、流动性较好的特点,目前仍是较为理想的投资选择统计显示,在牛熊转换期,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是领先于偏股基金的,因而更适合希望在长期获取较低风险和相对稳定回报的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