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航油炒油巨亏、国储铜风波,再到近来的东航、国航、深南电等企业金融衍生品巨额亏损,震撼接连而至。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此前管理层对于央企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监管一直在加强,但仍有企业不顾高风险和自身亏损,盲目参与。
在去年深南电最早曝出其与高盛进行石油对赌可能造成亏损的公告后不久,国资委于11月11日紧急召开中央企业经济分析视频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当时在会上指出,“不少企业学习在做套期保值,目的是保值,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些钱不多的央企还去做套保,那就要担心是否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中央企业绝不能搞投机,靠投机盈利不是本事,对自己不负责,对企业不负责,对国家也不负责,不要有侥幸心理。”
随着企业年报的陆续披露,触目惊心的亏损浮现于眼前。
去年中国国航航油套保浮亏约31亿元和东方航空11月公布航油套保账面亏损18.3亿元中国远洋于12月公布远期运费协议浮亏近40亿元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三季度分别爆出19亿元和3亿元的汇兑损失等等。今年以来,更多企业更是报出了浮亏扩大的消息。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中央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风险性依然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和投机心理,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风险失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个别企业金融衍生业务产生巨额浮亏,严重危及企业持续经营和国有资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为了应对这一形势,国资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监管通知》。
“该《通知》的下发是国资委首次特别针对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所做出严格规定,意义重大。”中国政法大些教授李曙光表示,金融衍生品风险很高,很多央企不顾高风险和自身亏损仍盲目参与此项业务,这为企业的以后经营埋下了较大的隐患,此次国资委专门针对央企金融衍生业务作出严格规范,无疑是向央企再次敲响了警钟。
海通证券衍生品分析师周健认为,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国资委已加大了对央企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监管,但由于近一段时间,流动性的渐渐回升,使得商品期货迎来了一波强劲反弹。在此时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可能是由于国资委对整个宏观经济判断并不太乐观,担心企业再次冒然进入市场,对企业本来就已严峻经营状态产生更深度的影响,因此出台严格的监管规范,来防止央企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