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以红色代表吉庆、祥和、富贵。被誉为“千窑一宝”的红釉瓷器,自元代起便被封建王朝青睐,成为宫廷内陈设、观赏和祭祀的主要瓷器品种。
红釉瓷器在制作时用氧化铜作为着色剂,它的烧成难度甚大。在烧造时,产品所放置的窑位、窑里的温度与气氛甚至窑外的天气季节变化,都对它的烧成有很大影响。早在汉代,当时的铅绿釉是由铜在低温氧化气氛中呈现的绿色。铜还能使高温石灰碱釉在还原气氛中变成美丽的红色。高温铜红釉瓷器始于唐代长沙窑,但当时只是偶然的制作。据记载,景德镇在北宋年间就已生产铜红釉瓷器,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饶州景德镇,陶器所自出,大观间有窑变,色如红朱砂。”
元代时,景德镇已能成功烧造出釉里红瓷器。除技术因素外,也可能与元统治者将红色规定为“贵色”有关。《元典章》中规定民间禁用的颜色有9种,即柳芳绿、天碧、真紫、鸡冠紫、迎霜合、栀红、红白闪色、胭脂红、赫黄,其中与红色有关的就占5种。元朝制定的官服也与红色有关,一至五品是紫色,六品、七品为绯色,七品以下官服不准与红色沾边。此外,元时皇家宫廷建筑一律是“朱砂涂壁,红重胭脂”,而民间百姓家的大门则严禁使用红色。由于红色在当时成为权贵之象征,所以红釉瓷器在元代也成为宫廷享用之物。
明代永乐时期,由于红釉烧造技术趋于成熟,生产器物比元代时要明显增多,这时烧成较好的红釉色调纯正、光莹鲜艳。明宣德时,红釉技术进一步发展,此时制作的产品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也较前朝丰富多彩。这时的红釉色如宝石,被后世称为“宝石红”,达到了红釉烧造的鼎盛时期。但是,宣德之后,明代中、后期的红釉制作不甚景气。一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又得到了长足发展,此时创烧了誉满天下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还烧造出了珊瑚红、胭脂红等品种。
清代康熙时,江西巡抚郎廷极酷爱古器,对陶瓷颇有研究。那时他兼管景德镇督陶之责,所生产的官窑瓷器称作“郎窑”。同时代文化人刘廷玑说郎窑“仿古暗合,与真无二”。而郎氏最大的成功在红釉瓷的烧制上,假如说豇豆红淡雅柔润,祭红釉深沉含蓄的话,那么最为名贵的郎窑红釉色莹沏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般鲜红,故而亦称“牛血红”。它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光亮夺目。郎窑红的另一个特征是釉的流动性大,垂流的部分更是色浓釉厚,然而恰好中止在底足周围,整齐如削,决不流过。器口边缘由于釉层较薄,多显露胎骨,一般呈粉白、淡青之色。它与周身莹沏浓艳的釉色交相辉映,形成郎窑红独特的风格,这就是文物考古工作者俗称的“脱口垂足郎不流”,也是鉴定时的要诀。
图中郎窑红观音尊系康熙宫廷用瓷。观音尊器形优美匀称,釉色鲜红,光彩夺目。釉质纯净肥润,玻璃质感极强。口沿及底足处有一圈白色边缘,俗称“灯草边”。器底部为米黄色,俗称“米汤底”。瓶的内壁施白釉,白色纯正,类雪似银,与器表的鲜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相映成趣,令人爱不释手。这一件成功的红釉之作,现收藏在香港听松书屋。张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