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欧洲纹章藏书票。 (资料图片)
中国迄今所知最早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作于1914年。 (资料图片)
藏书票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贵族阶层,其收藏在欧洲、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十分流行。藏书票在形式上有些类似于我国文人习惯使用的藏书印章,画面一般比较小,多数是版画家采用版画的创作手法进行制作的,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被人誉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目前正在广州珠江新城汇豪社举办的由中外名家设计的藏书票展成为市内首个此类藏品的专门展览,记者采访了展览的艺术主持黄丹松先生。他表示,藏书票并不是一个贵族或者名人群体的小众收藏,随着时间推移,藏书票收藏会越来越大众化。
始于文人 走向大众
据了解,藏书票通常较普通的书签稍宽,在形式上图文并茂。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欧洲,藏书票曾经非常盛行。历史上,丢勒、霍加斯、马奈、比亚兹莱、波纳尔、基尔希纳、马蒂斯、柯柯施卡、毕加索、埃舍尔、肯特这些艺术家都曾创作过水平很高的藏书票,这些名家的参与使得藏书票逐渐成为一类珍贵的艺术品。据悉,世界最早的一帧“刺猬藏书票”,制作于1450年左右,又被称为“伊格勒”藏书票。
黄丹松告诉记者,藏书票在中国始于五四运动前后,由留学日本的作家郁达夫等人介绍,并在当时由版画家李桦、赖少其等制作了中国第一批藏书票。中国画家叶浅予、林风眠、张大千、傅抱石及周作人等文化名人,都曾制作过风格各异的藏书票。
黄丹松说,在国外,一张名家制作的藏书票价格常达几百、几千美元,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多数交易还是在网上进行或者藏友间互相交换,在广州,这个群体正在慢慢变大。国内已有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等专门研究机构。
市场发展迅速 价值被低估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书店2003年秋季书刊拍卖会”上,“二十世纪藏书票”以4万元落槌。在2008年嘉德四季第13期拍卖会上,中国嘉德在国内首创的藏书票专场,总成交金额达到51.6万元人民币。
“国内藏书票收藏市场确实有发展的迹象。目前的收藏市场越来越热,一些投资品种已经炒至很高,藏书票作为冷门,其价值是被低估的。”黄丹松说。
据他介绍,收藏名家一般最注重藏书票所绘内容,即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藏书票的印刷品,严格来说,不是原版藏书票,不应列入收藏品。
据了解,藏书票的印制量一般非常小,通常只有10~50枚左右。木刻、纸板、石刻的藏书票由于套色、刷色和颜色的不同,其特殊性更加明显。他建议,初入门的收藏者不要收藏使用电脑制作的藏书票类,这类作品并不具备太大投资价值。(文/图 记者崔群)
|